第149章 憋屈的陈师兄-《巅峰学霸》


    第(2/3)页

    以及通过一些物理现象、应用案例,比如镜面反射、曲面建模这些,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研究微分几何的应用。我的讲话完了。”

    陈卓阳面无表情的完成了发言。

    不让感谢,他就不感谢了。

    自己导师也是院士,在燕北大学也就算了,有脾气也得忍着。

    主要是没办法,真就是身边随便拉出一个人来,陈卓阳都感觉比他要优秀的多。

    就连新来的小师弟,才十六岁的乔喻,人家都不跟他直接讨论数学的,随便做点小成就,那都是组合拳。

    但来到这边之后他不是没看过其他同僚的研究成果。

    他承认的确也有比他强的。比如学校里那些万人计划的强人也是有的,但陈卓阳真心觉得不多。

    而且在他看来津州大学数学院跟燕北大学最大的不同还是基础数学没什么底蕴。这也是他觉得自己能大展拳脚的原因。

    同仁们大都是搞应用数学的,而且还特别喜欢追热点,这就导致发的论文大都在比较一般的刊物上。

    现在他还有小师弟罩着,以后还真不好说谁的学术成就更高。

    所以哪怕心里已经大概清楚是怎么回事了,他也没打算再忍着。

    唯一想不明白的大概就是他跟这位副院长以前没打过交道,今天也是第一次见面,对方怎么就好像看他不太顺眼的样子。

    不过仔细想想,他也没必要对看他不顺眼的人卑躬屈膝。都已经招录进来了,这位再厉害,也总不能把他给退回去。

    更别提怎么说自家导师也是Top0级的院士,真要撕破脸了,陈卓阳并不觉得对方就一定能讨到好。

    至于他,大不了以后就一条心跟师门小师弟混去!

    “陈老师是作为一位新讲师,是有一些想法的,不过如何落实到课程中去,比如互动性教学的实际落地效果,挑战活动的可执行性和结果质量,都还需要探索。

    另外,陈老师我要批评你的是,作为新任讲师,教学专项重要会议上也要拿出一些严肃的态度来。

    不能说已经被聘任了,就对自己放松了要求。下次开会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些,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手机上。”

    说完,压根没给陈卓阳反驳的机会,上面的张院长便继续点名了:“纪泰宁,纪老师,你也说说吧。”

    “好的,张院长……”

    会议整整开了两个小时,刚刚宣布会议结束,陈卓阳便站了起来,没有搭理任何人,直接走出了会议室。

    陈卓阳是懒得理会这些人了,面子工作也懒得做了,反正他的教案已经做好了,接下来按部就班的上课就行了。

    即便有什么问题,那也是要根据教学之后学生有了反馈之后再做调整。这段时间他还是打算把主要精力放到乔喻这边的项目上。

    现在陈卓阳是真感觉乔喻说的没错,终究还是得自己有了成绩才能在高校里能站得稳脚跟。

    不过陈卓阳这动作,在某些人看来显然又有些出格了。

    “现在九零后是真有个性啊。”

    “张院长,小陈毕竟是田院士的学生,也还是很优秀的。”

    “这次招收的新老师都挺优秀,也没见谁跟他脾气一样大。再说田言真的学生怎么了?他们那些事都还没搞明白,还能管到咱们这儿来?上次……”

    “行了,老张,有些话关上门自己人之间说下就得了,你还真打算让别人听去?搞得沸沸扬扬让人看笑话?”

    “我是怕咱们这数学院的庙太小了,养不起这么一尊大佛。”

    “……”

    讨论没有继续下去,遵循的逻辑大概是虽然大家是一边的,但还是有人觉得这种说法很愚蠢,所以不想继续交流。

    但没办法,如果每个人都能保持理智的话,这个世界也没那么多矛盾了。

    ……

    “陈卓阳,陈老师。”

    刚走出行政楼的陈卓阳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叫他,便停下了脚步,转过身看了眼后,挤出了一个笑容问道:“周老师,有事?”

    叫住他的老师姓周,叫周扬。比他早来津州大学三年。也是燕北大学毕业的,不过是数学院的博士。

    虽然说燕北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是依托于燕北大学建设的,两边的教学资源也经常是通用的,甚至有一定互补性。

    但数研中心的博士跟数学院的博士培养方式还是有些不同。

    比如数研中心这边更侧重于纯数学前沿理论研究,经常还会给博士生提供一些国际合作的理论科研项目,但应用向很少涉猎。

    燕北数学院这块则涵盖的范围更广。涉及到的数学领域更全面,纯数学、应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数学……都在其培养之列。

    这也是陈卓阳到了数研中心经常会觉得后悔的原因。

    如果不做纯数学研究,早点转应用向对他来说其实对他来说以一个相对较好的成绩毕业好像也没那么难。

    毕竟后者更侧重于计算方法,数值分析跟建模技术。对数学直觉方面的天赋要更少一些。起码不需要他去进行太多原创性思考。

    “差不多到晚饭时间了,一起去吃个饭吧。我知道一家餐厅做的牛肉挺不错的。”周扬主动说道。

    陈卓阳犹豫了两秒,他本打算先回一趟寝室,把这两天的验证工作整理一下先发给乔喻的。

    不过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笑着应道:“行吧,谢谢周老师了。”

    小师弟那边的项目才刚开始,而且也不差这点吃饭的时间。

    毕竟明显感觉到学院有领导看他不太舒服,还愿意主动请他吃饭的老师,陈卓阳觉得还是值得交往一下的。

    去吃饭的路上,两人随意聊了些事情,很快话题就转到了今天的事情上。

    “张院长今天情绪不太对,不过你也不用放在心上,反正做好工作就行。”

    “周老师,是我得罪了张院长吗?”

    “你刚来怎么可能得罪他?无能迁怒而已。”周扬笑了笑,说道。

    “迁怒?”陈卓阳有些意外,这个回答是他没想到的。

    周扬解释道:“听说是张院长一个很看好的学生,拿到了CSC的资助,去了鲁汶大学读博。一直想依托咱们学校申请千青项目,今年第三次,前两天刚出了结果,又被毙了。”

    陈卓阳顿时恍然,大概明白了其中的逻辑,也知道了为啥这两天大家的态度变得如此圆润。

    周扬口中的千青是以前的习惯性叫法,事实上已经改成了海外优青项目。也是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选拔跟实施。

    一般年初提交申请材料,九月前后会公布结果。

    最关键的是,这个项目一般只接受三次申请。如果连续三次申请都没过的话,基本上也就没啥可能了。

    巧的是自家导师起码在许多外人看来,还真有那个资格能决定数学这个赛道的申请者能不能拿到项目。

    “张院长气量这么小的?再说他学生申请千青没过,跟我有什么关系?总不能正好是我老板审核的吧?”陈卓阳很无语的说道。

    周扬拍了拍陈卓阳的肩膀,笑道:“哈哈,还有气量更小的呢!你呆久了就知道了。咱们学校只能说有本事的是真有本事,混日子的是真混日子。

    你去听几次课就知道了,课讲的好的教授那是真厉害。我听了都觉得受益匪浅,至于讲的次的,呵呵……总之起码讲课水平教授两极分化的很严重。

    不过张院长也是没办法。咱们学院现在戴帽子的也多了,长江、杰青、优青让他这一系边缘化了,好不容易有个学生还行,就是死活推不上去。

    至于会议上喊的那些口号,什么五年内要把数学院发展到前十水平,听听就好了。这口号五年前就开始喊了。不过中肯的说,这些年还是有些发展的。”

    陈卓阳听出了周扬口中略带一丝埋怨的语气,不过他只是点了点头,感慨了句:“现在想想还是在燕北呆的舒坦。”

    知道今天为什么会被针对反而让他心情舒畅了许多。起码不是因为他天生就招人厌。

    “哈哈,真要让你回去继续读博,你肯定又不愿意了。到了,就是这家十二斋,他家的火焰牛肉粒跟拌猪脸味道很不错。等会你尝尝。”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