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为今日在国子监门口巡逻搜身的。 都是朝廷的暗卫,可谓和往常极不一样。 “此次大考为何如此戒备森严?” “听说陛下亲临监考!” “嘶,我还打算抄你几个句子呢。” “呦呵,九族不想要了?” 看着严阵以待的内卫。 以及来来往往的博士,众多学子也是感受到了其中的微妙氛围。 “你快看,你快看,是慕松廉老先生!” 不知是谁惊呼了一声。 骤然引来无数人的目光。 这慕松廉可是北方诸子中,百年难遇的神童,八岁通读四书,十岁文章闻名于世,十二岁策论无双,十九年华便登临进士。 二十七岁之时,更是参与了如今众多儒家经典的批注。 “快看,是大儒安啸林!” 这下,四周的惊呼声更是巨大,南方大儒安啸林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作诗,吟赋,经学,历法无所不知。 “你看他们站的那个位置是出题的!今年的题是他们出的” 每一年,国子监大考的时候,出题的先生也会参加到监考过程之中,他们会亲自看着这些考生回答自己的问题,更有甚者可以直接对其发问。 而这大儒安啸林和松廉先生此时,便坐在讲经台上,才气冲天。 而身后更是一众儒坛名流。 朝中一些三品以上的儒家大员也有在现场,不过他们是提前过来迎接圣上的。 官员大儒和文坛一众名流翘楚的到来。 为这次大考增添了颇多看点。 在场的国子监学子也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倘若今日自己的一篇文章得到几位大儒中的赏识。 那便是御前表现的最佳机会,若得乾帝青睐,必然前途无限。 而就当大考的气氛达到高潮的时候。 苏景舟在二狗和秋实的陪同下。 出现在了大考的现场。 霎时间引来不少注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