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还健在吗?” “侥幸苟活。” 诸如此类。 由于游戏研发者尽可能逼真还原北极恶劣的生存环境,让游戏爱好者的体验感是又爱又恨。 爱的自然是这款游戏的新颖之处,能养成,有趣治愈的同时还可以做公益,恨的就是“生存”太难,食物太难找,对手太狡猾! 游戏里竟然还新增了雄性北极熊npc,这货只要遇到小熊崽崽,那叫一个穷追不舍! 在环境恶劣、食物匮乏,生存成为问题的时候,急眼的雄性北极熊便把目光投向了小北极熊幼崽。 虽然正常情况下,北极熊妈妈会极力对抗,将小熊崽护在身后,但个头更占优势的雄性北极熊还是有得逞的时候,这个时候,这款养成游戏的玩家们就会一边扼腕叹息感慨大自然的残酷,一边暗戳戳流下“痛苦”的泪水…… 含辛茹苦把“自己”拉扯大,最后竟然败在“同类”的手下…… 越是接触这款游戏,人们对北极地区的恶劣生存现状越有愧疚感,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正所谓没有什么感同身受,除非亲身体验。 通过这款游戏,原本觉得随地吐痰丢垃圾、踩踏草坪等等不文明不环保行为“无所谓”、“无伤大雅”的人们,心里终于开始反思。 他们之所以可以笑着看待这一切,觉得“无所谓”,觉得环保是“面子工程”,其实正是因为没有“身在其中”。 他们是人类,是这世间站在顶端的高级物种。 他们享有更多资源,更多空间,他们吃得饱穿的暖,他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文明,他们体会不到身处其中的生物们那种种濒死的绝望。 越来越多的人真心实意地开始投入环境保护事业,越来越多的良心社会企业开始自觉遵守“低碳行为”,街道上随处可见的垃圾越来越少,公园里,曾经饱受“辣手摧”折磨的草们,也绽放得越来越恣意。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