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乌兰巴托西门丢掉之后,第二日,东面的大门纳来哈城也迎来了李福亮所率领的右路军。 航空中队昨日在东大门密集轰炸之后,已经在归绥城里完成了弹药的补给,今日也将配合右路军行动。 纳来哈城位于图拉河冲刷的河谷地带的大门口,河谷的南面是博格多峰,北面是饮格勒山。 这里也是从东面进入乌兰巴托的必经之地,狭长的河谷延伸到乌兰巴托足有七十里的路程。 图库夫斯基在这里布防了一个师的骑兵,由他的嫡系克尔扎科夫统帅。他手下两员悍将,一个就是驻防在西大门的尤里·日尔科夫,一个就是克尔扎科夫。 至于副军长伊戈尔·德尼索夫,纯粹就是跟着图库夫斯基占便宜来了,他手下的嫡系就是尤里·洛德金一个师部。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师长如此,手下的士兵更是贪生怕死。这个师团自从远征外蒙以来,多次被手持冷兵器的外蒙古骑兵压制。 他们虽然打起仗畏缩不前,但抢起胜利果实却毫不落后,什么金银珠宝、牛羊女人见着就抢。 要不是图库夫斯基考虑沙皇的面子,早就把这群人送回俄国去了。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图库夫斯基在西大门布置的防线,也因为这个队友轻易的被华兴军击垮。 因为纳来哈城位置的特殊性,图库夫斯基才把自己的心腹爱将克尔扎科夫安排在此处。 克尔扎科夫也没有让图库夫斯基失望,把纳来哈城打造的跟军事堡垒一样。 在城外最狭窄的南北两山之间,构筑第一道防线,设有两座炮台。 虽然装备的都是老式的前膛炮,但是两面的射程相加,足以把河谷封锁。 进入河谷之后,在城外的边缘地带,挖设了层层相连的堑壕。绵延数里之长,将纳来哈城完全封锁,形成第二道防线。 此时堑壕战还是刚刚由中国传到欧洲,再有欧洲传到俄罗斯。 图库夫斯基对这种战法显然不甚看重,壕沟仅仅只有一米多深,并没有挖设防止火炮轰炸的掩体。 此时开弹也只有华兴军使用,所以老毛子也知道开弹的厉害。 在欧洲最先进的英法国家,开弹的技术也很不成熟。怎么也无法攻克因为黄色炸药的不稳定,而导致的炸膛问题。 他们虽然研发出了黄色炸药,但是性能却极其不稳定。跟乔志清从后世带来的炸药技术相比,显然落后了两个世纪。 在李福亮带着右路军进发到纳来哈城五十里之外的时候,克尔扎科夫派出去的游骑兵已经发现了情况,急忙回到城内跟克尔扎科夫做了汇报。 对于这股不明武装,克尔扎科夫的第一反应不是防守,而是带着手下的兵马主动出阵地迎战。 老毛子在草原上横行霸道惯了,以为所有的中国人都跟外蒙古的骑兵似的,还手持着刀枪棍棒冲击。 他们也确实创造过以三万多人,打败外蒙古十万多铁骑的战绩。所以尽管传令兵把华兴军的数量夸大了一倍,但是克尔扎科夫也毫不放在心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