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现在汉人之中,也只有李鸿藻独挑大旗。慈禧都开始有些怀念张之洞,当初实在是不该出于防备之心,处处给他掣肘,让他虚晃了几年的光阴。要是他还在世的话,事情绝对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 “太后,臣记得,明万历四十七年。万历帝发兵进攻关东,总兵力将近四十七万人,而太祖当时仅有兵马两万。但是最终,萨尔浒一战,太祖大获全胜,一举奠定我们大清在关东的基业。此次华兴军虽然来势凶猛,但是只要我们沉着应对,就一定可以将他们各个击破!” 李鸿藻一口一个太祖,好像他的祖先真是满族人一样,反而万历皇帝却成了外人。 “李大人可有具体的应对之策?” 慈禧当然知道清太祖打过的胜仗,萨尔浒之战可是奠定满清基业的重要一战。 其实明军号称四十七万人,实则只有十万人之多。但是十万大军对付两万的清军,被鞑子们各个击破,也是满丢人的事情。 “太后,我们可先派使者假意和华兴军求和,不管什么条件都先答应他们。然后再趁着谈判的机会调兵遣将,集中力量先歼灭从山海关来犯的华兴军,然后再回师歼灭从鸭绿江来犯的华兴军,最后再合力围歼从蒙古孤军深入的华兴军骑兵。” 李鸿藻侃侃而谈,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慈禧也不懂什么兵法战略,只是感觉李鸿藻说的头头是道,暗自也觉得这个法子可以试一试。 “太后,奴才也有事要奏!” 李鸿藻的话音一落,荣禄也站出来叩头禀奏。 “准奏!” 慈禧点了点头,看着这个小情郎,心里也稍稍有些安慰。 关东的门户全靠着荣禄把守,在满人之中,再也找不出这样一位帅才。 “奴才想问下李尚书,你怎么就确定华兴军就一定要跟我们和谈?就算能够和谈,我们筹集多少的兵马,才能把锦州防线的华兴军消灭?就算咱们全歼锦州防线的华兴军,你怎么能保证回过头便能全歼其他两股华兴军?” 荣禄一连三个问题,显然是不同意李鸿藻的计划。 他带兵多年,也和华兴军打过无数次交道。在心军发起进攻的同时,他已经知道清廷若是抵抗,那必定是必败无疑。 “荣禄大帅,当初太祖爷以两万人对抗明军数十万大军,朝中的反对者也无数。但是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敢于面对,就没有失败的道理。只要我们心生胆怯,各自为战,那便必败无疑!” 李鸿藻又把努尔哈赤搬了出来,好像努尔哈赤能办到的事,现在也一定可以做到。 “李尚书,本帅自然不敢怀疑太祖爷的英明神武。但是时至今日,关东能够战斗的军队,只剩下护国軍和凤凰城的汉人关东新军。而且左宝贵在鸭绿江一战,汉人关东新军至少伤亡过半,我们仅仅只有十五万的兵勇拥有战斗力。本帅希望李尚书明白,华兴军不是明军。他们的每一支部队都是精兵悍将,而且配合相当默契。我们就算是只对付他们一路大军,没有两倍于他们的兵力,便完全没有胜利的可能!” 荣禄神情严肃的袒露一声,也不再顾忌什么,直接把目前的实情讲了出来。 他眼里根本没有八旗军和绿营军,这两支军队已经名存实亡,里面的兵勇也都是混吃等死的人。 “你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难道我们什么也不用干了,坐在这里白白等死吗?” 李鸿藻反问了荣禄一句,对他悲观的态度很是不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