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你说说,下一步咱们该怎么做啊?” 一时之间,殿内的气氛,显得无比沉重紧张。 石周曷阿虎在等着刘宾的回答,如何不至于让石周曷部陷入绝境之中。 刘宾也谨慎万分,他脑子是好使,可稍有不慎,脑子就会成为石周曷阿虎的怀中之物。 “地图在这里,你慢慢想。” 石周曷阿虎不急不躁的,拿出一副地图。 刘宾接过,将地图摊开在地上,盘腿而坐。 “长江,江陵” “孱陵港、罗港、赤壁港” “江陵港、乌林港” 刘宾喃喃自语着。 现在的局势,放在地图上看,更为清晰一些。 汉军全据荆南之后,想要继续北伐,就得渡江。 长江。 长江乃天险。 渡江向来极为困难,这次荆南战役之中,哪怕只是渡过长江的一条小支流,还是汉帝亲自带兵,都差点被石周曷聪,给赶回了对岸。 如果驻守在岸边的东胡大军,提前防备,预备好各种器械,并且还配备有船只,能够从江面上发动攻击,威胁到汉军,汉军根本不可能渡江。 而孱陵港、罗港、赤壁港,就是在荆南的三个主要港口。 不过此时在汉军手中的,只有孱陵港和罗港。 规模更大,屯有兵马、粮草的赤壁港,还在东胡人手中,其中还驻有将领,并没那么好攻打。 而江陵港和乌林港,则是荆北长江沿岸的两个港口。 无论汉军从哪个港口渡江,最后的登陆地点,都只能是这两个港口。 “港口的问题应该不大,虽说汉军烧毁了普六茹部的十万水师,大汉水师已经纵横南海。” “可纵然我部之中,没有什么大型舰船,也没有擅长水练的将领,只是依托江陵港、乌林港,修筑各种工事,也足够阻拦汉军渡江。” “而且长沙郡遭灾,汉军还得依靠海贸不断补充物资,北伐军消耗的粮秣更是不计其数。” “既然已经开拓出了海上贸易,且赚取了巨利,那么汉军必然不会轻易放弃,还得分出大量水师,用以维持航道。” “再说了,那些投靠大汉的荆南世家大族,比如那孟家,都是图着海贸巨利,大汉必然要分出一杯羹,用作安抚。” “那么渡江时,所能用到的水师,并不多,我军不用太担心。” “除非.” 忽的,石周曷阿虎和刘宾,不约而同的皱紧了眉头。 如果发生什么百年难遇、千年难遇的大暴雨,直接让长江水位暴涨,那么汉军的登陆地点,就不会拘泥在江陵港、乌林港登陆。 没有港口工事,东胡大军想要阻拦汉军,有点儿困难。 当然,让长江涨水到那种程度的概率,很小很小。 可踏马连续暴雨直接淹了长沙郡,还有武圣再生,三军被吓得动都不敢动的概率,也小的不能再小啊! 想到此处,两人的心情,越发复杂了起来。 人家就是借用天时,怎么打? 就像当年光武皇帝,天降陨星直接往敌军大营里砸,这让人有什么办法嘛! “那就做好最坏的打算。” 刘宾的眉头,忽然舒展开来。 大不了,就往最坏的情况去想呗! 石周曷阿虎来了些兴致,刘宾这么说,那么必然有了些想法。 “此话怎讲?” 刘宾趴伏着,在地图指指点点: “汗王且看,汉军若是成功渡江,则能轻取江陵、江夏两郡。” “我军在荆北,则只剩下襄阳一郡。” “襄阳郡乃天下少有的大郡,郡治襄阳也是一座坚城,强攻很难攻取。” “就拿着长沙郡的水势来说,若是襄阳受此水患,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当年我部拿下襄阳,也是因为耗费大量时日,在襄阳周围修建了许多军事设施,把襄阳城通往外界的路全部堵死,断绝和外界的一切往来,使其成了一座孤城。” “饶是如此,也足足让汉人在襄阳撑了六年。” 石周曷阿虎一想,说的也是。 别看汉军咋咋呼呼的,一路上势如破竹,勇不可当。 仔细一样,战绩似乎也没那么“硬”。 琼州的三郡,是诈城。 夷州郡治,索性是沿着已有的地道,直接杀进了人家大本营里。 交州则是靠着“打豪族,分田地”的口号,欺负交州本地豪族势力不强。 最坚固的交趾郡城,也是人家交趾王主动把汉帝给迎了进去,让汉帝有机会收编囚徒军,从而内外接应,破了城。 高州也是如此,因为大可汗乞颜思烈身死,都被吓得不轻,又有侯君延直接献了郡治合浦郡。 就连正儿八经的攻城战,都没进行过几次。 别说是襄阳这种天下之中少有都大城,就算是遇着武陵郡城,强攻之下,不也抛下了五千伤亡? 这么看来,荆南最初的战略计划,固守城池,是没问题的。 反倒是后续变计,变来变去,想要找机会开口袋瓮中捉鸡,出了意外。 虽说固守城池,面对那种百年难遇的特大暴雨,以及武圣再生,也不可能守住。 但反过来说,只要没有那种天时,固守可以守住。 石周曷阿虎颔首道: “那么最坏的情况,就是荆北只剩下襄阳城。” 刘宾继续道: “江陵、江夏二郡被汉军夺走之后,汉军就有两条路可选。” “一则自江陵郡出兵,往西夺取永安,转进川蜀。” “二则自江夏郡出兵,往北直取新野,进而继续北伐,及早攻取长安。” 石周曷阿虎双手环抱于胸,傲然道: “新野、宛城一带,长安一带,都是乞颜部治下。” “如今的乞颜部,虽说在乞颜金瀚的带领下,勉强支撑着,还将秃发部打的连连败走。” “但综合实力,并不如我们。” “而且川蜀大地,易守难攻,长安故都对于大汉来说,更是极为重要。” “汉帝肯定会选择自江夏出兵,一路北伐,强攻长安。” “连续大捷,他绝对有这个信心。” “军师是想要行驱虎吞狼之计啊!” 用江夏、江陵两郡为诱饵,很可能成功。 新野没什么险要可守,显然比在山里的永安,要好打得多。 汉军唯一担心的,也就是同时招惹了乞颜部和石周曷部,两部兵马。 但以石周曷阿虎那暴虐的性子,现在也不得不承认,此时的自己,万万不敢主动攻打汉军。 三天劈个雷,五天淹个水,时不时还能营地起火,还容易掉坑里。 这谁顶得住啊? 大汉的智谋之士,肯定也能料到这一点。 “不。” 刘宾摇了摇头: “既然要想最坏的局面,那就是汉军直接兵分两路,一路打新野,一路转进川蜀。” 石周曷阿虎嘴角抽了抽。 大汉的北伐军就多少人? 六万?七万? 就算各种收编部员,也凑不够十万。 就这还想分兵? 那三四万人,去攻城略地? 连围城都做不到,凭什么能破城? 但石周曷阿虎深入思考一番,还踏马真有这个可能。 “那如果汉军攻入了永安,我们该如何应对?” 刘宾却未有正面作答,只是口若悬河道: “属下翻阅过典籍之后发现,在大水泛滥后,则经常发生严重的干旱。” “使在沿湖、滨海、河泛、内涝地区,出现许多大面积的荒滩或抛荒地,这就直接形成了,适于飞蝗发生,无比猖獗的地理。” “从益州以及各地郡县志所记载来看,结合各河道历年变化,属下认为,飞蝗发生,以及蝗区的形成,与河道变迁,有较密切的关系。” 石周曷阿虎想了想,他一开始是以为,刘宾想说,荆南经历洪灾之后,有可能发生蝗灾,各种灾异,可能会让汉人疲于赈济,而无暇北伐。 但忽然想到了一事,皱眉道: “今年益州之中,因为偶有地崩,有好些河流改道。” “军师是想说,我益州之中,有可能发生蝗灾?” 刘宾站起身来,点头道: “正是。” “如宾所料不错,最早七月,益州之中,就有可能发生蝗灾。” 石周曷阿虎陷入沉思,如果真是如此,蝗灾说不定会成为石周曷部的大救星。 汉军攻城略地,每每伴随着天灾。 高州的地崩,吕宋的地崩,长沙郡的洪灾,都和汉军有关。 虽说民间一直有汉帝能够预言天灾都说法,甚至还有个林场悟道圣人天子的玄乎名头。 就连暹罗也因为得到汉帝的提前预警,从而逃过一难,直接当了舔狗。 但只要汉军和灾异的联系紧密,就能给汉帝甩锅。 不是因为你失德造成的灾异,你为什么要预警? 反正石周曷阿虎觉得,自己在川蜀之中,经营已久。 虽说不能保证,无人倾向于汉室,但主导民间舆论,还是基本能做到的。 这么看,当真不错。 如果汉军继续这么势如破竹,汉帝又想入川蜀。 益州这么大,路又那么难走,怎么也得打上一年半载。 到时候正好碰上蝗灾,后勤告急,直接完蛋。 至于汉军如果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强势,没能在蝗灾之前攻入益州. 那不是正好证明了汉军,在攻城方面,依然有所不足吗? 继续固守,让汉军转道去和其他部族干架,祸水东引就好了嘛! 石周曷阿虎心中一动,问询道: “有几成把握?” 刘宾此时,却一反常态的,拿出了一个竹筒。 手中碰着竹筒,神神叨叨的晃悠几下,抖落出一根竹片子。 “小吉。” 刘宾捻须算了算,道: “那就是四成把握。” 石周曷阿虎:??? 不是,前面你还百般算计,理智分析,甚至还引用了地方县志,作出了预测。 最后关头,你靠摇这木头片子来判断? “你是不是.” 石周曷阿虎刚开口,看着刘宾那虔诚的模样,犹豫了几分。 一手拿过竹筒,自己也摇了起来。 抖落出一根竹片子后,试探着问道: “军师,这是什么意思?” 刘宾瞥了眼,道: “也是小吉,四成把握。” “哦” 石周曷阿虎长吟一声,看不出他以往有任何暴虐之情。 有时候,有些东西,还真是不得不信。 刘宾以前,对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是不怎么信得。 毕竟大汉上一任皇帝,当年弄出个郭莲花来的时候,他都差点笑掉大牙,以此为茶余饭后的笑料,嘲笑了好一阵子。 哪家打仗,是靠着卖弄玄学? 当你需要靠着这种手段的时候,就说明已经无力回天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