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随圣旨前来的是司徒王朗,同行的还有王朗的孙子王子易。 王子易自从上回一戟把曹田打落下马,就引起了曹丕的重视,这次派王朗前来,有一半的理由就是想让王朗,带一带他这个孙子。 这时的王朗确实是有一种大儒的气息随身,可他这人骄傲目中无人,嘴撇的像个倒放的菱角。 王朗说道:“大都督,诸葛亮也是个好学明理之人,我到阵前劝说一番,他定会倒戈投降。” 曹真说道:“久闻王司徒深明捭阖之道,能在阵前一睹,真是荣幸之至。 王朗王司徒说道:“我只是略知皮毛,捭阖之道浩如烟海,非圣人不可运用自如,大都督如此说,实在是抬举老夫了。” 曹真说道:“王司徒如此谦虚,堪称大儒师。” 王朗说道:“不敢,不敢。” 曹真说道:“王司徒请。” 王朗说道:“大都督请。”经过一番谦让之后,两人一同入了大帐。 王子易看了看站在大帐门口的曹田,脸往上一仰,鼻孔一番,对着曹田,一步三晃悠的跟在王朗身后也走进了大帐。 曹田也没有任何表现,照常给曹真站岗,转过天三更起火做饭,五更拔营起寨,赶往渭水岸边扎下扎下营寨。 又过了三天,曹真带兵和蜀军诸葛亮对阵,曹真摆了一个雁形阵,诸葛亮亮了一个五行阵,两军列阵完毕。 司徒王朗说道:“大都督,我先和他讲讲道理。” 曹真知道他的意思拱手。 曹真说道:“司徒请。” 王朗也不着急,胯下的马迈着四方步,迈出了慢慢的节拍,只听见马蹄响声,噶得儿噶得王司徒也不着急慢慢的来到两军阵前。拉马站定。 王朗抱拳拱手说道:“请诸葛丞相前来搭话。”诸葛亮见到对方是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心里早就猜了个八九分,此人是司徒王朗,也没有什么武力,就用羽扇一摇,指向前方。 诸葛对身后的侍卫说道:“推我过去。” 木轮碾地车轴发出吱呀声响,七个侍卫推着诸葛亮,来到王朗对面站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