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少年长成归故乡-《超级汉朝》


    第(1/3)页

    王腾在易水亭驿站歇息一晚,次日一早,便告别亭长令狐通,又上马向渔阳而去。

    进入幽州地界,前方不远便是故乡了。王腾心中激动,在马上不禁又想起此番还乡奇遇之事,五水亭少女甘兰如花般面容,又好似浮现在眼前……

    好男儿大丈夫,当是应该活在马背上,征战四方。当然也不应缺少如花美眷,不然这堂堂须眉满腔热血,谁来欣赏?这英雄豪情,又该向谁挥洒?

    王腾感谢上苍垂眷,想自己出身贫寒之家,得以有贵人提携,今又有佳人青睐,真是三生有幸。这此等佳遇,岂是寻常之人便那么容易能遇到的?

    一路奔驰,中午时分便过了涿郡,进入渔阳郡境内,王腾已经顾不上再停马歇息用饭,将随身所带干粮在马上啃了些充饥,又快马加鞭,终于在日头偏西时分,抵达丰乐县。

    此时距离故乡塞上村只有三十里路程了,快马半个时辰便到。

    王腾在路边驻马观看塞上村方向,只见午后阳光之下,村庄中炊烟袅袅,村民正在准备午膳。

    一别故乡四年,今日武艺学成归来,目睹故乡景色,王腾不禁感慨万千,热泪盈眶。

    驻马片刻,慨叹一番。王腾随即打马前行,奔驰在通往故乡塞上村的大道之上,銮铃响动,蹄声得得,塞上村迎来一位归家游子。

    却说王腾父母自王腾去上党之后,夫妻二人每天都亲自做活、赚得些许银钱,尚能养家度日。二人都是体弱多病,互相扶持相依为命。村人甚为怜悯,王定却以其子王腾为荣耀,安贫乐道。村人也知晓王腾奇异,便也多尊重王定。

    夫妻二人只此一子,离别之后,也十分想念。王腾之母担忧王腾,也常常晚间抹泪,王定安慰其妻道:“你且休要伤感,待他本领学成之后,自然会回来。”

    每当王六要去上党之时,王定必然请王六捎带口信,待王六回来之时,又必定请王六到家中吃酒,询问其子在上党情况,见王六说王腾甚好,夫妻二人才心安。

    王腾此次回乡,家中并不知晓。此时王定尚在县中官府草料府库值守,还未到家,王腾母亲正在家中忙活准备午饭。突然间柴门外一群儿童嬉闹跑来,都欢叫道:“叔父婶娘,快快出来,王腾大哥骑着高头骏马回来了!”

    这些儿童中有一大点的少年,便是王六之子王横,十一二岁,王腾此前在家乡之时,与这些村童共相嬉戏,彼时他们都只是幼儿,都叫王腾大哥。今见王腾骑马出现在村口路上,与往日大不一样,都各自惊讶,于是都跑向王定家报信。

    王腾骑马走到村口,塞上村昔日父老乡亲,见之皆大为惊叹。王腾便下马,对父老行礼问候,然后牵马而行。

    忽

    然见远远跑来一群儿童,王腾定眼看之,认得是王横等昔日一起嬉戏玩伴,彼时都只有五六岁,今又长了三四岁了。

    王腾连忙叫住王横,群童见之惊奇,又见王腾手提刀枪,甚为畏惧,不敢前来。便转身都跑向王腾家报信而去。

    王腾只好无奈而笑,牵马缓缓而行。这时塞上村父老乡亲,都闻知王定之子回乡了,于是都出门围拢前来观看。

    王腾一边牵马而行,一边对乡亲父老点头招呼。众乡亲见王腾如今已经是凛凛一躯,堂堂一表,骑着战马手提刀枪回乡,犹如天神一般,不胜赞叹,都道:“此子果然非同寻常!相必今番已经学成本领了也。”

    王腾母亲正在准备午饭,闻群童在外喊叫,说王腾回来了。不禁心下一怔,连忙丢下手中活计,走出屋中,推开柴扉,就看见前方路边有村民数人正与一身材魁梧青年牵马而来,还有不少村民,站在家门前远远观看。

    王腾母亲抬眼望之,一眼便认定那牵马青年便是自己儿子王腾,不禁热泪盈眶、喜极而泣,站在路边迎候。

    王腾走近家前,情与景依旧,往昔皆历历在目。

    只是今番归来,已经不是少年时期了,心中也不胜感慨。

    引颈翘望自己家中房屋,见柴扉之前,有一妇人正立在路边。

    王腾也一眼便认出是自己母亲,不禁眼眶湿润,急忙走向前来,跪倒在其母前面,叩头道:“孩儿不孝,四年未有归家,让母亲大人担忧了!”

    言罢眼中流下泪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