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绳索的细节对比-《八里弄疑案》
第(2/3)页
何墨看了他一眼,微微一下说:“你多看书,多查资料,你也可以做到。”
洪奇峰接过何墨打的迷你系船结,问:“那,另外一种呢?”
何墨说:“另一根系在死者脖颈的绳索,绳结却比较复杂,之前我们认为它是一种渔夫结,其实还是有区别的。”
“有什么区别?”洪奇峰追问道。
“简单点说,这个绳结,是融合了渔夫结中的鱼钩结,还有我们常用的称人结,两者混合使用的一种打结方式。”
“到底是渔夫结还是鱼钩结啊?”刘浩然都听糊涂了。
“以前的渔船上,绳索作为被利用最广泛的工具,在渔船上的作用不可或缺。”何墨解释道:“由此而产生了很多种打结的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江船和海船上的绳结种类,多达一百多种。”
“有这么多啊?”刘浩然和李云白同时感叹道。
“嗯,现在还在使用的也还有七十多种。”何墨点点头继续说:“因为这些结都是渔民或者渔船上常用的,所以统称叫做渔夫结。”
“原来如此。那这个鱼钩结又是怎么回事?”洪奇峰问。
“鱼钩结顾名思义,就是一般垂钓时用来绑鱼钩的一种绳结。”何墨拿出手机找出一张照片,递给洪奇峰。
李云白和刘浩然也凑过去看手机上的那张照片,是一个放大的鱼钩的照片,上面绑着鱼线。
何墨继续说:“一般情况来说,这种方式,都是用极细的鱼线绑住鱼钩。因为鱼钩光滑,所以这种结的要求很高。”
“那你刚才说的称人结又是怎么回事呢?”
“你也看到了照片上的鱼钩结,它需要绳头缠绕很多圈的,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极细的鱼线,但死者脖颈上的绳索直径却有二十八毫米那么粗。”
“所以它没办法缠绕很多圈?”洪奇峰推测道。
“对,所以最后在处理绳结活头的地方,这个结又用了我们常用的称人结,这个结一般我们都会打。”何墨说着,又拿出一根绳索,打了一个称人结。
打完这个结之后,给洪奇峰三人看了一遍就解开了,然后说:“但这两种结目融合在一起,却不怎么好打,我也练习了很久才会。”
说着,又把刚解开的绳索,重新开始打结,花了将近一分多钟,才打出了一个结。
她自己拿起来看了看,觉得没问题了,才递给洪奇峰。
洪奇峰接过来,跟刚才何墨打的鱼钩结在一起比较。
确实,但从外观其实很难分辨,因为绳索的结一旦拉紧,就会有很多内圈的绳索被最外圈的绳索遮挡,不仔细看,不好判断绳结的具体缠绕方式。
但如果细细看,这两个绳结的处理方式,不论从受力方向,缠绕顺序,还是最后活头一端的处理,都不一样。
何墨第二次打的那个结,一般人绝对不会用,因为这种方式既负责,又难以解开。
洪奇峰正在端详这两个绳结的时候,曹影带着丁蒙和曹欣欣一起走出了房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