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梳理案情-《八里弄疑案》
第(3/3)页
曹影没有回答,只是默然点点头。
刘浩然走出几步,回头再看,只见曹影佝偻着背,慢慢靠着一张椅子坐下,他的背影跟屋里凌乱的景象融为一体,显得无比落寞和寂寥。
刘浩然暗自摇摇头,快步走出了北岸花园。
洪奇峰一直忙到下午三点左右,才把手头的文书工作忙完,他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本来想休息一会,但是看到桌上摆着曹影和肖海燕的口供,不由自主地又拿起来再看一遍。
看着看着,他又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现在是梳理和总结案件的最好时机,而洪奇峰所擅长的,也正是把所有线索罗列出来,找到之间的关系和矛盾点,有时候这样做,案件就自然而然明朗了。
洪奇峰不再犹豫,拿起笔开始写下整个案件的过程和发展关系:
一、韩彤玥自杀还是他杀仍然未有定论,但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他杀的可能性更大;
二、由于韩彤玥死亡的现场和叶秋凤死亡的现场几乎如出一辙,那也就是说,如果韩彤玥案有凶手,极有可能也是当年杀害叶秋凤的凶手;
三、综合曹影和肖海燕的笔录,叶秋凤案的幕后主使,有可能是当年的渔具厂副厂长,现在锦余集团的董事长郑云锦,因为叶查到了他贪污的实据,所以被其灭口;
四、另外曹影的口供,当年行凶的杀手,应该是纪小飞和另一个不知道姓名的人,那个人应该就是后来兴海会的头目,也有可能就是那个姓余的保安;
五、根据最近一系列撞车,绑架,恐吓等事件,充分说明:有个颇为强大的黑暗势力在背后捣鬼,那这个势力,到底是兴海会的残余组织还是郑云锦的地下爪牙;
六、关键问题,还有个藏在我们之间的内鬼,这个人会是谁呢?他又是受雇于哪一方面的势力呢?
洪奇峰一口气写下了这六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已经把案件梳理通顺了,可是连他自己都觉得有很多地方隐隐有些不对劲。
如果按照这种思路,确实能解释大部分的疑点,但是,这些就是真相了吗?
此外,有个很重要的问题,以上这些关键点,都是根据案件的发展推理而来的,所有一切的证据少之又少,如何才能进一步展开调查呢?
正在洪奇峰抓耳挠腮,陷入迷茫时,桌上的手机响了。
他抓起来一看,是曹影的电话,赶忙接通。
电话里,曹影的声音急促又兴奋地响起。
“我找到了彤玥留下的证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