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意气何由挽-《问卿心》


    第(2/3)页

    “等等。”张恢却突然站了起来,“这孩子跟了我这么久,我知道他的志向,将来肯定是要成就一番伟业的。但我这样一个老头子,年纪也大了,派不上什么用场,就不和你们一起瞎掺和了。”

    漪房原本是想将张恢一起邀请过去,话还没开口,便听着他这样推辞,也不知再说些什么了。晁错转过身去面对他:“师父,能够建功立业是徒儿毕生所求,以后一定会好好孝敬师父的。”

    “得了吧,你这小子天天跟在我身边,我还嫌烦呢!”张恢假意斥了他一声,“我这一生都在游历大好山河,每过一段时间都要挪个地方,若是长久待在同一处,那可是闷都能闷死的。你还是别想着折腾我这老头子了,想要建功立业就去吧,以后我独自游览山川河流,等到老到走不动路了,再来找你小子给我养老送终。”

    “师父......”晁错想继续挽留他,但张了张嘴,还是什么话都没说出来。这么多年来,他太了解他师父的性子了,从来都是说一不二,且不爱受束缚。若是强行将他留在此地,反而让他各方面都受到拘束,却是弄巧成拙了。

    “你小子想去就去吧,原本我就打算早些撇下你,游历途中有你在旁边唠唠叨叨,实在让我烦都烦死了。”张恢佯装潇洒的摆了摆手,眼中却流露出明显的不舍。

    漪房看着他们师徒二人这样,心中也有些酸涩,仿佛是自己扰乱了他们的生活。但她为了刘恒的大业着想,这些话却是不得不提,这便带着刘嫖走到一边,给他们师徒二人告别的空间。

    漪房安心的等待着,她知道晁错一定会跟随她去。这是个有野心的孩子,从她第一次见到他,就发现了他的眼中栖息的光。那不是属于一个乞丐的,尽管身处乞丐堆中,但也无法掩饰他灼热的目光。

    等了好一会儿,晁错果然走了出来:“上官姐姐,我们走吧,我师父......他实在不愿始终留在同一个地方。”

    “人各有志,你师父也有他乐意的选择。”漪房安慰的拍了拍他的肩,又突然想到什么,便嘱咐道,“对了,我如今改了名姓叫窦漪房,不可再叫我上官姐姐了。”

    晁错顿了一下,还是乖巧的点了点头,眉眼里依稀还有当年的模样。

    带着刘嫖回到马车边,刘恒便急着冲了过来,将她们母女俩紧紧抱住,也不顾是不是在大街上。

    “漪房,你总算回来了。”刘恒抱住她不插手,完全没有注意到旁边还有一人。

    “好了,这不就回来了吗?”漪房笑着拍了拍刘恒的背,才轻轻将他推开,把晁错让到他面前来,“王上,这次馆陶可替咱们找到了一个能人,若不是她偷偷跑出马车,我也不能遇到曾经在长安的故人。”

    “哦?这位是?”刘恒把目光转向晁错,将他上下打量了几眼,便忍不住点了点头。看这满身的气质,就像是个有学识的人。

    “他叫晁错。从前在长安,我无意中救下了这孩子,引着他拜了一位好师父,跟着学习了这么多年,也算是有所成就。如今再次遇上,我便想着他或许能帮到王上,这就将他直接带过来了,王上以为如何?”

    “敢问这位小公子,师承何处?”刘恒是相信漪房的,但他还是本能的问了一句。

    “家师张恢游历四方,一生淡泊名利,并未有声名在外。”晁错不是谦虚,他并不知道张恢在外流传着什么名号,见他平时不修边幅,便以为他不过是寻常文人而已。

    “张恢?难怪这位小公子看起来气宇轩昂。”刘恒叹了一声,便道,“邓通曾经说过,他有一好友名张恢,这个难得的人才。只是不愿入朝为官,只想自由自在地在山水中穿行。我曾与他见过一面言语,交谈之间便觉不俗。你既是他的徒弟,也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晁错没想到他师父还有这般能耐,便顺势拱了拱手:“多谢夸奖,我师父的确钟情山水,无心朝堂。”

    “王上以为晁错如何?”漪房在一旁提醒道。

    刘恒点了点头:“不错,的确有些潜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