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江山易-《道德经成就至尊人生》
第(2/3)页
他趁无人注意,左手摸着辫子,右手轻扬,那辫子刷的就剪掉了。
他把辫子丢弃,想道,真好,异族消灭了。可以告慰皇族的列祖列宗,也可以告慰父兄了。
唯一遗憾的,就是没经己手,亲手除去异族。
他回到百里外的家中,发现妻妾都走了,说是现在女子追求解放,原来的买办婚姻,全部解除。妻妾两人,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人,另外嫁了。
好在那个老管家,夫妻俩,还老实的给他守护着家业,看护着他的一儿一女。
他原本就是个放荡的公子哥,自然不是顽固拘礼之人,也就没有去找那妻妾俩的麻烦。
江山易帜,他那恢复皇族江山的雄心壮志,忽然间就湮灭了。
当年他求功名之际,新学已萌芽。他原本就有些崇尚新学,不喜欢八股教条。他想现在的天下,可不就是自己喜欢的那个样子吗?
每天在家门口,都有人喊着卖报卖报,现在是个在报纸上,一呼百应的时代,纵我神功无敌,又还会有谁跟着我走呢?纵使我找到宝藏,这个世界上,人们言必称学问,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为宝藏动心的,而且现在已经使用钱币,你拿着个黄金,人家还没法用呢。
看来,真是一切都变了。
他偶尔也拿着宝藏图纸研究来研究去,好像很有些眉目。
那图纸上写了几个地名,如钟山,金陵岗等,有些箭头标示,还写着:金陵城外,西三里,东三里,识得青龙和白虎,万万黄金就在手。
又写有:不在山前,不在山后,不在山南,不在山北,有人获得,富了一国。
金陵,不就是现在的南晶吗,他于是跑到南晶,根据箭头方向,踏遍各地,终是一无所获,遂作罢。
他守着一儿一女,教他们认字,读书。
儿女已经五六岁大,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有点老气的爸爸,并不亲昵。
儿子上了新学堂,渐渐长大,更是受学校蛊惑,说是要解除封建礼仪,父子互称朋友。
这对曾经接受了三纲五常的他,甚至想过成为天下主人,让人们继续接受三纲五常的他,虽然他的思想现在不古板,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这个父子互称朋友的变化。
他觉得,父就是父,子就是子,天经地义,亘古未变,只有禽畜,才父子共用一雌(即与同一异性交配繁育)。父子称为朋友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可以发生。
新旧观念冲突,父子俩常常大吵。
女儿倒还乖巧,让他欣慰。可她十五六岁,就嫁人了。离开了他身边。
老管家夫妻俩,早已先后过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