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腊月三十-《活在南宋》


    第(2/3)页

    那几个小郎互相看看,一脸犹豫,最后还是那领头的娃子不舍得点点头道:“好吧,俺们每人给你一个,不过你拿了爆竹,就不许再耍赖去家里告诉俺爹爹!”

    狗儿点点头,道:“俺发誓,决不告诉你们家大人!”

    那几个小郎见狗儿发誓了,就把腰里的爆竹解下来一个,递了过去。

    一共四个,狗儿伸手接了过来,就学着他们的样子,插在腰间道:“好啦,俺走了!”

    说完便在几个小郎不舍的眼神中,大踏步的离了去。

    这四个爆竹是小号的,只有手指粗细五寸长短,用细纸筒裹着药粉做成的,发不出啥大动静,是属于小孩子玩的玩具。

    还有一种大号的爆竹,选的是手臂粗细,一扎长短的竹筒,里面塞的配比好的火药粉子,留着长长的捻子,用时香对准了头,一点,刺拉的冒着火星就烧进了竹筒里面,然后“啪”一声暴响,紧接着就是呼的一阵火花,爆竹就这么被点燃了,这种爆竹要更好看许多。

    有些贵的爆竹里面的火药粉子配着不同的燃料,点着时可以发出五颜六色的火花,小时候听爹爹说,北朝有个匠人研究出一种可以飞到天上才炸裂的爆竹,一根足有人头那么大,反正自己也没见过,不知道真假。

    还有一种爆竹,点着时可以在地上连响五六声,不过这爆竹更贵,就目前狗儿手里讹诈来的四根,每个都不下五文钱。

    看那几个娃子腰间还别着五六个,估计他们家必然不是一般人。

    凭白得来几个爆竹,狗儿郁闷了一天的心情似乎是好了许多,背着包袱晃晃悠悠的回了家,见屋里一个人也没有,估计是跑去西城找小乙他们玩去了,狗儿就把盛鞋的包袱放进了东屋里放杂物的背篓里。

    看看天色慢慢的变得有些昏暗,嗅了下空气中的味道,除了闻到一股子浓重的烟火气息外,还从中分辨出来了一种叫角子的味道。

    说起角子狗儿突然想起一事,明天就是小年夜了,这早晨的朝食,按照习俗是全家吃一顿角子。

    家里啥都没有,狗儿赶紧拿了钱,提了个竹筐,匆匆忙忙的往街面的磨坊走去。

    这磨坊,叫做三石磨坊,是个姓石的汉子开的,他磨坊里有两盘大石磨,正好他也姓石,就被人戏称“三石磨坊”。

    这磨坊平时接一些街坊邻居磨粮食的生意,磨一斤面,要两个铜子,也不算太贵。除了磨粮食这石掌柜的也还卖粮食。

    不过他卖的粮食只有麦面一种,比外面专门卖粮食的食粮铺子要便宜上几分,所以这附近有买麦面的人家就会跑来他这里买。

    包角子是要用到麦面的,狗儿就去了他家,还没进院就看到长长一溜排队等待磨麦的人,院门口一个戴着暖帽子的小娃接了狗儿。

    “小哥你是要磨麦,还是来买面?”

    狗儿道:“俺买些面!”

    那小郎就引着狗儿进了东厢房,见他冲着里面喊了声“阿姐有人要买面”就丢下狗儿又回了院门前。

    狗儿愣一愣,就背着背篓进了东厢房。

    这里面是个大仓房,但盛粮食的大粮圈却是空空如也,只有十来个装满粮食的麻布袋子,整齐着码在哪里。

    前面是个半人高的木竹桶,里面放着雪白的麦面,一个十四五岁扎着马尾的小娘子正站在哪里。

    狗儿抬起头来,正巧与她的视线撞到了一起,赶紧侧头避过,一把结下背后的竹篓子,从里面拿出个麻布袋子递了过去道:“俺买十斤麦面!”

    那小娘子接了过去,叉着腰问狗儿道:“要几道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