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乡巴佬进城-《活在南宋》
第(2/3)页
出了城门洞,就能看见一条能并排盛下三辆马车的石板路直直的通往城内,左右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酒肆茶坊戏班房,肉铺菜铺米粮铺挤做一堆儿,庙宇公廨书楼隔着几十步便有一座,至于供来往客人歇息落脚的脚店、客栈不下二十座,再扭头看远处,药铺诊所洗浴汤房,人挤人推站满了人。
虽然是临近日暮,那些挑着担子推着小车走街串巷吆喝着做生意的小贩丝毫不见缺少,论起吆喝声,还得数哪些大商店为首。
站在彩楼欢门,或者是依在市招彩旗杆子旁的小厮、酒保、店小二,一个个比着赛着吆喝着招揽生意,这个点,正是官衙下值,力夫收工的时刻,骑马的官吏低头沉思,打扮漂亮的小娘子偷偷看着他,勤劳贤惠的妇人挎着菜篮与卖菜的小贩讨价还价,化缘的僧人,耍戏的伶人,赌输了钱气呼呼从赌坊里出来的闲汉,一起涌进街市,一时间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这般热闹的场面,狗儿这群人犹如乡巴佬进大城一样,一个个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不停的刷新众人的认知。
啪,一声响,一路上很少发火抽人的王承局,举着马鞭就是一顿抽。
“瞅瞅你们像什么样子,一个个挤在人家青楼门口,看的口水直流丢不丢人,都给爷爷滚开!”
狗儿抹一把嘴角的口水,对着身后的唐小七道:“那小娘子手里的年糕看着似乎是很好吃的样子!”
旁边的唐小七吸溜下口水道:“是啊,很白!”
狗儿皱眉道:“年糕明明是黄色的!”
旁边的唐小二道:“不对,红色的,她弯腰时候我刚刚瞅到了!”
“你们说的都不对”后面的唐老三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道:“明明是白色的!”
四个人各说各的对,只好准备再好好研究一下,前面喊了:“后面的走不走,仔细爷爷过去大鞭子抽你!”
这龙州城果然是热闹,狗儿平生第一次进这般大城,一路上东瞧西看连脚下的路都顾不上留心看,连摔了两个跟头后,开始认真赶路,没办法,校场到了。
过一排大柳树之后,就能看见两座高达五米的望楼,哪儿就是此行的目的地“龙州校军场大营”,简称“龙州大营”。
它建在龙城城的北面,占了好大一片地方,至于城东,是龙州州衙的所在,和祐川城一样,有钱的仕伸员外大多在东城住,南城多是些务工的力夫和一些小商小贩,西城是龙州县衙所在,该有的场地这里都有,像夫子庙,土地庙,与祐川不同的是,这里还有一座占地很大的贡院。
贡院嘛,科举考试的地方,文昌帝君的道场,鬼都怕更何况是人!
贡院北边与大营西边,是龙州县学,大营东边与龙州州衙中间,是与之相对应的州学,能进州学的人,都是从各县选拔上来的有才士子,而且还都是经过一两次发解举试的读书相公,可以说这里面的人已经算是“同进士”出身了。
胳膊粗的硬木搭建成的大营坚固无比,借着朦胧的夜色看去,一股子肃杀之气扑面而来,但是,侧耳听听里面,似乎很空荡的样子。
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大营早就空了,除了一个留守的提辖,带着二三十个军汉把守着大营,里面的营兵并指挥使一干人马早就被抽调去了前线。
一行人到大营口时,把营的赵提辖兴高采烈的欢迎着众人。
王承局引着祐川来的衙役们与他相见了,再领了他手里的回执,拱拱手一马鞭摔开,人便没了踪影。
狗儿站在刘三郎后面,偷偷看那赵提辖,见他捋着短須细细瞅一眼众人道:“好,你们这队人精气神倒是不错!来,先把你们的牌子领了!”
挥挥手,后面俩军汉便抱着一捆指头宽的竹板叮叮当当的发给众人,狗儿也领了一个,打眼看那上面,正面写着“龙州大营丙字号队”字眼,背面姓名、年纪、职事都是空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