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夺嫡局势之现状-《演义级猛将》
第(2/3)页
另外,如果在此期间,景王减了闭门时间,提前“出狱”,那么景王在京中呼风唤雨,因势利导。
而端王远在庆南,道远路长,事事反应不及,长久以往,夺嫡局势必然会陷入被动。
…………
毕竟训练水军这活,听着就不是短时间可以成事的,谁知道端王这一出去得多长时间啊?
若是数月半年还好说,端王近些日子攒了不少优势,就算景王出来,端王党也顶得住,可怕就怕在,万一历阳帝两三年不召端王回京,这可就麻烦了。
朝中那些随风倒的墙头草改换门庭还是小事,最关键的是,历阳帝的圣宠。
一个儿子天天在眼前献孝心,一个儿子数年不见踪影,如此对比之下,端王的劣势可就救不回来了。
另外,再说句顶顶大逆不道的,也是最重要和要紧的事,万一端王外派庆南时,历阳帝身体有个什么变故,想传位给下面,景王在京,占尽先机,就是历阳帝写了端王继位的遗旨,怕都能被他改了。
到时端王远在庆南,消息闭塞,等他接到信,恐怕早就大局已定,景王估计都开始商议新年号了………
正因如此,接触拉拢庆南军队虽然重要,但端王仍不愿在这个关键时刻离开京城。
可端王再是不愿,然历阳帝下了决心,他也不敢抗命不遵。
历阳十六年腊月初,带着满心的不甘和愁绪,端王带人离京,前往庆南,消息传出后,景王党如何欢欣鼓舞不谈,远在肖关的颜魁,又召集了谋士议事。
…………
肖关,平北将军府书房
房中的火炭烧得通红,把整个屋子变得暖洋洋的,颜魁一身蟹青锦袍,腰扎银带,双目炯炯有神的看着面前正在争论的几个谋士。
“陛下在朝会之上,当众责斥端王,又借故让其出京,无疑是厌弃了端王,此时局势,将军决不能轻易在端王身上下注。”
伏清一身白衣,颇有才子气度,说话也是干脆利落,带着一股满满自信。
徐玉有些看不上伏清这般模样,他自己身段容貌也不差,只不过近几年年龄愈长,打扮往成熟方面靠,在正值青葱年华的伏清面前,竟有些“苍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