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打造八景(二)-《带着神龙回娘家》


    第(2/3)页

    高阁就是大阁(读音gao).位于棘津州城南门外约五百米处。南临小阁,北临南门,鼓楼归衙门前的仪门,俗称六扇门,都在正南正北的子午线上。

    高约二十米,分上下两层重楼式建筑。外层用澄浆砖包砌,里面夯土而成。

    大阁的下层,成四棱台形,恰像一个量粮食的大斗,每个侧面都呈梯形。在东西两侧,附有斜坡式的蹬阁道,沿下层的中线,砌成纵横两条跟城门洞一样的长洞,洞高约五米,宽度能容两辆大车由南向北或由东向西并行。

    沿阁道拾阶面上,便可看到四棱台的上顶呈方形,四周筑有多半人高的女儿墙,中央筑有一矩形箭楼,飞檐十字拱脊闻耸,雕梁画柱,红窗红门,灰砖灰瓦,显得异常雄伟巍峨,绚丽多彩。

    每当天高气爽的秋季,文人骚客登上斯阁,扶着女儿墙,极目远眺:万顷碧海,一望无垠;微风阵吹,秸秆摇曳,长叶飞舞,沙沙作响,好像波涛汹涌澎湃,又像万马奔腾,引颈长嘶。胸襟为之开阔,豪气横生。细看近景,谷黄梁红,硕果累累,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当那晚霞飞、满天红、夕阳落到黄茅屋的时候,屋顶的炊烟丝丝袅袅直上红天。天边归巢的乌鸦,阵阵声喧,纷纷飞过箭楼顶颤,真是一幅优美的画卷,令人陶醉。

    按着方位和文章提示,这高阁应该是旧时棘津州县衙的仪门。坐落在县衙的南面。

    可到了任强所在的前世,城市建设不知进行了几次改造,旧县衙早已无了踪影。而新的县委县政府,也早已是高楼办公。

    高阁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任强一点儿也不知道,甚至连参照物都没见过,只能凭着文章中的介绍去想象了。

    而且,在这大平田里,八景宫只是一个府邸。总不能把个高阁建的比府邸还高还大吧!别再设景不成反添堵,丑化了八景宫。

    任强有些为难,一个劲儿地嘬牙花子。

    改建别的样式的景点,对大平田倒没什么,太清大平田八景宫还是太清大平田八景宫。但棘津州八景在大平田里就缺失一景,没了棘津州八景原貌。这让任强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

    那就依照文章中所描述,点化一个缩小了的高阁,让其与八景宫比例相符,起到衬托美化作用。

    任强点化了一个,.看看比例适中。又把高阁与八景宫之间的道路,都铺成石头路面。路面上错落有致地镶上一些几何图案,光滑而美观。

    嘿!这样一布置,把个八景宫衬托的肃穆庄重,更加水雾氤氲,仙气缭绕。

    “高阁临秋”突出的是一个“临”字,而且时间是在秋季。只有那时登上高阁,才能望见远处万顷碧海涌禾浪,近处谷黄高粱红。

    大平田里还没有农作物,也没有春夏秋冬。

    任强站在高阁上,手扶女儿墙,放眼往大平田望去,在一望无垠的碧海中,仿佛有无数的农民在那里耕作。

    他们有的锄地,有的挥镰,有的放牧。不时还抬起头来,擦一把脸上的汗水,给自己送来一个微笑……

    “乡亲们,我想念你们……”

    任强大声呼喊了一句,眼泪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