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川军将校-《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2/3)页

    兴建新的兵工厂,所有的将军都坐不住了,川军的装备是出了名差,每年除了去汉阳兵工厂,购了一些便宜货外,就是自己搞了几个所谓的械修所,招了几个走江湖的修枪师傅,造了些乱七八糟的单打一,汉阳造,拨壳手枪和马尾手榴弹,真到用的时候,就别说什么准头与威力了,能不炸膛,已经是漫天神佛的保佑了。

    刘湘趁着大家激情四射的机会,给刘郧一一介绍,水晶猴子邓锡侯将军,川军中的三当家,刘上校得喊一声,“邓叔叔”。

    其次就是,长期盘踞在大巴山一带的田颂尧,长期与红军交手,虽说败多胜少,但是实力强劲,在川中稳坐四当家的宝座。

    然后才是,川军的模范师师长,号称川中第一条好汉,李家钰将军,以及未来的抗日名将,杨森、王陵基和郭汝栋等民国大佬。

    刘郧已经傻了,看来今天确实是川军的狂欢节,但凡有名的将军,基本都来了,敬礼敬得手都麻了,喊叔叔伯伯,都喊得自己都想吐了,至于将军以下的校官们,根本不记得了,只隐约有个印象而已。

    这些将军们也没太过为难刘郧,只想问他一句实话,究竟这个新的兵工厂,一年能产多少汉阳造和75mm的大炮,能否达到汉阳兵工厂的十分之一,以及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投产,比如产枪产炮。

    “汉阳兵工厂的十分之一”,刘郧也晕了,太科学了,这些大老粗们还知道量化,不简单啊,问题是他也不知道,汉阳兵工厂的产能是多少,一年究竟能产多少枪支和大炮,就连秦厂长都不清楚,只好含糊的说,没问题,一切都没问题,嗯,只多不少。

    “只多不少”,倒没骗这些厮杀汉,刘郧早就盘算过,汉阳兵工厂的原料,全靠汉阳钢铁厂,钢铁厂一年才产几万吨钢铁,可造枪炮的特殊钢铁,据说每年才几千吨,自己这些炼钢设备,一旦火力全开的话,可是年产三万吨特殊钢铁,哪里是汉阳兵工厂的十分之一,今后应该说川西县兵工厂,是汉阳兵工厂的多少倍。

    至于什么时候能够产出,这确实是一个尴尬的问题,因为可变的因素实在太多了,首先就是什么时候,能将炼钢设备运到川西县,刘郧自己也没数,其次就是川西县的矿产资源,还没真正普查,只是人为的估计,而且还只是猜测,可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已。

    还是邓锡侯将军仗义,不枉刘郧喊了一声,“邓叔叔”,他认为川西县太过偏僻,还不如就将新兵工厂,放在涪城算了,那附近资源丰富,水路也很方便,一应装备,可以用快船直达重庆。

    刘郧先是一喜,涪城确实比川西县发达,而且交通方便,突然记起一事,好像在21世纪时,听一些四川的朋友说起过,涪城好像是有些铁矿,还办了一个五万吨的特殊钢厂,可惜矿产储备太少,十几年就消耗完了,最后好像还被攀枝花钢铁厂收购了。

    不好,兵工厂不能定在涪城,如果只造点枪炮,涪城的铁矿储备确实够了,问题是刘郧还要修四川铁路网,不说别的,修一段二百公里的铁路复线,就要六万吨钢铁,涪城那点储量哪里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