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收罗人才-《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2/3)页
刚勒索完了川军,刘郧又盯上了红军,他可是来自21世纪,对红军的了解,超过了这个时代的任何人,红军看上去穷途潦倒,连武器都很难做到人手一支,然而却是这个时代的最大“人才库”。
在川西县养伤的红军指战员,自不用说,刘郧早就亲自带队,一一做工作,动员他们留下来搞建设,尤其那些一看上去,就有几分学问的人,更是此番攻关的重要对象,一再暗示川西镇的福利优势。
攻关的结果很不理想,只有极少部分的红军伤员,表示可以考虑考虑,前提是他们的首长同意,更多的则是微笑不语,不置可否,可能也知道这是刘郧的地头,所以也没人直接给刘大官人难堪。
在郁闷之余,刘郧只好发挥发报机的余热,直接与中央红军联系,请他们支援四川的铁路建设,并以实践论为出发点,重点强调许多红军高材生,只懂得理论知识,却长期脱离了实践,今后必然会走向形而上学,又或唯心主义,因此川西县愿意提供“宝贵”的实践场所。
还别说,这个时代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红军之中不乏浪漫的革命者,经刘大官人这番的忽悠,终于引起了红军内部的讨论,有些认为刘郧是一个万恶的资本家,想利用红军的知识分子,帮他进一步剥削工人,应该坚决抵制,还要向世人揭露这厮的“丑恶本质”。
也有很多人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刘郧本质是好的,由于缺乏进步力量的指引,所以目前还没脱离资本家的低级趣味,并列举了这厮,帮红军购买紧缺物资,以及在武汉开设联合药厂的事例。
最后还是李胜德主席亲自拍板,认为华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华夏的主要矛盾,今后不但要团结刘郧这种中间力量,待今后时机成熟的时候,还要团结各地实力派(军阀),甚至必要的时候,还要团结蒋介石集团,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红军历来是实干派,既然决定援助刘郧修铁路,那么就会做到最好,不但在红军内部筛选干部,积极援建川西县,还通过全国的地下党组织,在华夏的大江南北,广泛寻找各类闲散的铁路专业人才。
由于红军的造势,导致“刘郧”与“川西铁路”,成为1935年度,最流行的词语,连两军和谈就显得毫不起眼,不但使某人扬名天下,得到了大量的技术力量,还引得热血青年主动投向川西县。
更有甚者,连许多外国人,也对川西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个劲的向华夏官员打听,真正让刘大官人意外的是,美国、法国、苏联和英国等民间友好人士,还组成了“国际援川西铁路志愿团”。
或许这个志愿团没那么纯粹,还参杂了大量的间谍,因为连日本都有人加入志愿团,但是仍旧让刘陨苦笑不已,这个时代,还真是一个疯狂的时代,难怪会出现东条英机、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主要是时代的思想氛围所至,全世界都蔓延着一种浪漫而理想的思潮。
无论希特勒,还是丘吉尔,从本质上来讲,都是一类人,都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是这个时代思潮的产物,他们都具有一种浪漫的理想,希特勒的理想是,建立一个泛欧洲的强大帝国,对一切挑战都无畏无惧,丘吉尔的理想是,恢复并保持维多利亚时代的辉煌。
“浪漫而理想”,刘郧渐渐的也痴了,因为突然想到了70年代,“上山下乡,战天斗地,打倒一切牛鬼蛇神”,是何等的浪漫,是何等的激情,可惜对社会的发展与秩序,却是一种无情的摧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