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一张白条-《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2/3)页
日本鬼子自然是首当其冲,这些小鬼子喜欢精打细算,最不喜欢浪费,刘郧最想看看小鬼子究竟有多节省,比如刚刚破解了简化版的防御,就遇见了正版货,那个表情一定很丰富。
其次就是阴英美法苏等国。
华夏浴血抗战十四年,他们却坐着小板凳看热闹,还大搞什么“绥靖政策”,而中德联合研究又不是什么秘密,这些人早就想看看,新型坦克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当希特勒的闪电战发动后,才发现之前的坦克数据全是假货,那个表情肯定会更加丰富。
当一切问题都被搞定后,刘郧与老蒋等人皆大欢喜,在今后的一两个月之内,川西兵工厂有的忙了。
好在刘司令在之前,与各个军阀的订单,也完成得差不多了,何况清单上的坦克大炮,川西部队已经装备了一些,倘若实在生产不过来的话,就直接换下来交给前线使用便是。
对于300架战机,500门重炮,200辆坦克,及其相应的弹药等,军火物资购买的款项问题,刘郧则考虑到国事多艰,也就没有主动提起,希望南京国民政府自觉为好。
不料蒋委座仿佛是得了失忆症。
直到刘司令准备告辞返回川西时,蒋百里先生却偷偷的拉住了他,很慎重的给了一张小字条,上面赫然写着,“欠条,兹,南京民国政府因战时所需,向川西购买军火若干,现欠下货款若干,蒋中正”。
刘司令也是越看越闹心。
货款的数量倒是没错,还全是黄金计价,就是有一点不对,压根没写还钱的时间。
这不是故意坑人么?
某些人伤心的想到,这欠条比打白条还狠,太伤大家的感情了,好在转眼就想明白了,因为华北战事堪忧,而淞沪会战一触即发,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南京国民政府压根就没有什么余钱了。
当然,国库黄金还是有的。
那可是南京政府的压箱底子的钱了,除非万不得已,老蒋等人也不敢动用分毫的,想送给川西的话,又觉得亏得慌,难道要刚一开战,就要宣布法币贬值为废纸,由“川西铁币”一统华夏么。
不过刘郧是军工大亨,还建立了川西铁币经济圈,铁币已经成为大西南的权威货币。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钱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堆抽象的符号而已,算了,大家都是为了抗日,别人用命去拼,他只出钱还有什么问题,因此收好了白条后,也就微微一笑,随即就飞回了渡口钢厂。
随着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凉山渡口镇已经升级为县级城市了。
刘郧也懒得再具体管理了,请庞学忠担任此县的县长,兼任渡口钢铁厂长,将川西第二旅,改编为渡口警备旅,由旅长丁兴贵兼任渡口警备司令。
与之同时,鉴于西昌县的特殊地位,报请南京与城都后,升级为西昌市。
随即成立了西昌军事学院,下设空军和装甲兵,成为川西空军体系的训练基地,以及坦克和重炮的特殊实验场,由刘司令兼任院长。
大凉山专员尹昌衡,常年隐居于山野之中,手下根本无大将可用。
甚至由于尹老的个人的道德洁癖,又不愿意提拔邓文廷之类的地头蛇,只好仓促的将川西第三旅,改编为大凉山警备旅,由张兴华兼任警备司令。
好在刘郧这个女婿比较懂事。
已将川西空军第一联队移防至大凉山,正式更名为凉山空军总队,并将驻地由茂州市改为西昌市,肩负着整个大凉山的空中警备任务,由尹沁兰的堂兄尹一航任空军司令。
很多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由于川西第二、第三旅移防大凉山,甚至连番号都彻底变更了,今后再叫川西某某旅的话,也确实有点名不副实了,刘司令只好报请刘湘主席,将涪城铁路的警备第二、第三旅,正式并入川西独立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