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率队返川-《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2/3)页

    30年代日本的军事实力,确实远胜华夏,否则就不是抗日战争,而且“侵日战争”了。

    不过通过孔氏产业的搬迁安排,他也可以反推出淞沪会战,以及未来南京会战的时间安排,可能在这些人的心中,华夏能抵抗到1937年12月,就是一个极限,之后的时间完全是白赚的。

    这也解开了某人心中的一个疑惑。

    在另一时空,三个多月的淞沪会战,打得有声有色,为什么从1937年11月,日本鬼子在杭州湾登陆之后,淞沪战场上的数十万华夏精锐,竟然出现全面崩盘的局面,而且一败再败、溃不成军。

    究其根源的话,还在于老蒋等领导者的心态问题。

    因为大多数沿海工业已内迁完毕,他们不需要再与日军顶牛了,而且上行下效,连老蒋与孔财神之流,都无心恋战的话,更不用说普通的将士了。

    这些长期抗战的大道理,刘少将也不怎么搞得懂。

    但是他知道一点,他要争取以最小的代价,将这些野蛮而凶残的日本鬼子,尽快赶出华夏大地,哪怕少死一个人、早一天时间,都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当一行人即将离开武汉时,刘少将将行程略略作了一些调整。

    他自己将乘着专机去重庆,专门拜见刘湘主席,至于其他的随行人员,将随贾琏与李威利直飞川西,协助郭祺勋将军筹备出征华北之事。

    自从成渝铁路修通后,刘湘就长期待在了重庆。

    当刘亦诚的专机刚降落,就被刘主席的专车,接去了浮图关附近的刘公馆。

    这些年过去了,浮图关上的景色依旧多姿。

    当某人见到刘主席时,不知为啥,总觉得刘老大陡然老了一截,不但发稍变得有些花白,眼神也暗淡了些,连举止都略略有些迟缓了。

    对于刘亦诚的到来,刘湘还是很欢喜的,他连忙拉着刘少将坐下,让他谈谈淞沪战场的变化。

    本来刘主席还想亲自率军,远赴上海、南京参加对日作战的,但是老蒋曾在电话中与他通话,让他积极配合中央军政人员,对川康等地军政的进行整顿,当然也可以说成“接收地盘”,因为“陪都计划”早已启动了。

    总的来说,刘湘的野心也不大。

    尤其刘主席得知道鬼子的真实意图,妄想三个月灭亡中国之后,更是看淡了很多的东西,不但命令二十二集团军北上抗日,还命令他的嫡系部队——第二十三集团军,在副司令唐式遵的率领下,从三峡一带出川,水陆并进、驰援淞沪战场,其前锋部队已经抵达江西九江了。

    同时,西康刘文辉的嫡系——王瓒绪的第二十九集团军,以及川军杨森的第二十七集团军,潘文华的第二十八集团军,与川军总预备队——王陵基的第三十集团军等,四十万多川康精锐,正在积极的整训战中。

    预计再有三个月时间,这些虎贲就可以开赴前线了。

    川西先遣团在此时返回,也恰是最佳的好时机,大量川军将士即将出战,正需要他们亲自讲解淞沪战场的最新动态,因为涪城演习场的三色联队,不可能让六十万出川的虎贲,都能一一的受训,因此唯一办法,就是让这些从前线下来的战士,传授对日作战的经验与教训。

    关于这一点,刘亦诚并没什么意见。

    相反他已经任命贾琏,为川西总参谋长,与李威利和尚清儿一起,总结对日军作战的经验,研讨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应对战术,争取最大降低作战部队的无谓伤亡。

    对于刘亦诚少将的努力,刘湘主席也大感满意。

    不过他也收到了南京方面的通报,说这厮即将随程潜将军,出任第一战区某战地的督导员,战地督导员其实就是特派员,相当于八路军中的政委,唯一不同的就是,战地督导员没有那么大的权限,而且非常遭令人憎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