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三道防线-《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2/3)页
当战斗任务分配下来时,刘亦诚的川西军队并没被人看好。
川西兵是有名的“老爷兵”、“富贵兵”,因此被定义为石家庄的后卫队,专职负责后大门元氏县,以及黄家峪机场的安全问题,而李家钰的四十七军,是老蒋钦定的石家庄守军,当然是扼守第二道防线的主力。
第一道防线,是交给孙震的122师去防守,122师师长正是王铭章少将,该师下辖364旅与366旅,共有四个主力步兵团,正是第41军之中一等一的精锐部队,全师共有一万余人。
该师于10月11日下午抵达娘子关,还没等他们喘过气来,就被派往正定县一带布防,是石家庄保卫战的前沿阵地。
由于曾宪栋的123师,还在留守四川看家,因此孙震的41军,也只剩下了军部与124师,正好部署在第三道防线。
至于娘子关与阳泉县,将由邓锡侯将军,亲率四十五军入驻,他考虑到第三道防线的兵力不足,因此主动将集团军的补充旅,加强到井陉县一带,从而减轻孙震部队的防守压力。
川西兵是富贵兵,自然没人看好。
但是川西的空军和技术兵种,可是威名远扬,曾在淞沪战场上屡建奇功,因此四个重炮营,分别被兄弟部队给“征用”了,二个122毫米重炮营,被加强到了122师,协防正定县的城桓去了。
一个152毫米重炮营,被秘密的部署在了滹沱河边,正好能兼顾第一与第二防线。
最后一个重炮营,则是88毫米高炮营。
不好意思,直接被拆散了,要么被部署在各个炮兵阵地,要么被部署在各个指挥机关,因为只有三十六门高炮,导致最需要的防空力量的黄家峪机场,反而成了防空的真空地带。
好在川西空军财大气粗,随即又空投了十二门高炮过来。
当刘亦诚抵达获鹿县,与郭祺勋部会面时,已经是10月12日了,当各种事情安排妥当之后,是晚上的七八点了,这时这厮才想起,他与老蒋还有一个秘密“约会”,连忙向南京发报——“已抵获鹿”。
随后才让密电处发去详细的内容。
他在电报中将石家庄的现状,大致的讲了一下,并请蒋委座想想法子,看能否通过蓝衣社,又或其他渠道,将滞留在北平的吴佩孚家人,及时的人营救到大后方去,让吴老总能全心全意的思考石家庄作战的问题。
此事虽然得到了南京的嘉奖,也让老蒋骂了他一顿。
“某人作为一前线指挥官,竟然亲自带突击队闯北平,实在是恶劣之至,罚抄步兵操典一百次”。
反正刘郧这熊孩子,仗着人在获鹿县,而老蒋却远在南京小营基地,让他骂几句又能奈他何,于是假借公事繁忙,也就溜之大吉了,让委座对着电台发脾气好了,不过在老蒋的心中还是很高兴的。
吴佩孚这个直系大军阀,可是老蒋的心头大患。
当年吴老总独自滞留在北平,不愿意与孙传芳一起南下时,其实他已经动了杀机,只是此人的旧部众多,如果由南京派人暗杀的话,无论最后成功与否,双方的脸面就算完全的撕了下来。
那么直系旧部就更有理由——投日当汉奸了。
一个两难的问题,却被刘郧的无意之举,给完美的破解了,老蒋认为,吴佩孚若能主动的出谋划策,帮助华夏军队保卫石家庄,固然是一件好事,这厮倘若无意于军政,就将他送去大后方去“修养”。
但是无论如何,他绝对不允许吴中州再返回北平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