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找到突破口-《饮食1999》


    第(2/3)页

    只有孙林能够抓住他的心。

    松井家自身有不少产业涉及到进出口、餐饮与海产品加工等,光是松井尾也一句话,在RB美食界就有不小的威力。

    为海东的文蛤打打广告,只不过松井尾也的举手之劳。

    问题就是,该怎么跟松井尾也搭上线。

    上一世是知己,这一世呢?

    孙林忽然眼前一亮,投稿!

    不是抄袭,是原创。

    投给松井尾也负责的《东京美食家》,吸引他的注意,接上头之后,就一切好办了。

    当然,这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RB美食杂志一篇排在前面的大论,可以给到400字六千到一万日元的价格。

    即便按照新作者待遇,拿六千日元的标准,按照四千字来算就是六万日元,折合人民币4400块左右,税后。

    妥妥的千字千元。

    这年头一个新人给国内的杂志投稿,就算是能录用,也没多少稿费。1999年国家版权局出台基本稿酬标准,每千字30元-100元,到孙林重生前依然是“行业指导价”。

    国外的稿费,在任何年代都要比国内高很多。

    而美食杂志之类比较高端的杂志,稿费更高。

    给《东京美食家》投稿,肯定能录用。

    松井尾也这时候喜欢什么,钻研什么,孙林知道的一清二楚。

    关键这家伙很有性格,对华夏很有好感,不排斥华夏人的投稿。甚至,还会提点。

    用这家伙的话来说,霓虹国的文化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华夏,美食文化也是如此,饮水思源,也希望华夏能崛起一批能做精致料理的大师,以及美食理论家。

    题目孙林已经想好,《法国料理与霓虹料理在调味上的通用》。

    这个时代,韩流还没有崛起,霓虹国的经济也是在鼎盛的时候,一切都欣欣向荣,而霓虹国的美食文化也飞速繁荣,这个过程,掺杂了霓虹美食文化对华夏料理与欧洲料理的融合,尤其是法国料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