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章 选择-《汉末三国志》
第(1/3)页
建安十二年(207)的时候,作为一个满怀雄图霸业的未来王者刘备最终选择了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小青年诸葛亮,而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诸葛亮却也选择了寄人篱下的落魄诸侯刘备,但这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必然的选择。
【刘备选择诸葛亮】
刘备前半生基本在流浪中度过,他先后投靠过多位诸侯,也做过徐州的主人,但从始至终刘备都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的谋士支持,而同时期其他诸侯如曹操有荀彧、袁绍有沮授,就连孙策也有张昭,而陪伴刘备的多是简雍、孙乾等人,由于能力所限,对于刘备无法提供大的帮助,所以刘备来到荆州之后,求贤若渴,不断的招揽优秀的人才。
徐庶就是刘备在荆州获得人才之一,而后为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而刘备在拜访司马徽之时也得知了诸葛亮之名,所以才不惜屈尊三次拜访隆中,以求得贤才。
到此时为止仍然要明确一点刘备三顾茅庐是因为刘备对于诸葛亮的期望高,并不是已经认可了诸葛亮,如果在后续的接触中诸葛亮没能表现出相应能力的话,那么刘备后面会怎么做也不用说了。
但诸葛亮并没有让刘备失望,一见面就解决了刘备的问题,还为刘备集团规划出了一个长远的战略方针和具体的实施过程,刘备一看诸葛亮果然真的这么厉害,自然对其大加器重起来,年龄的问题在诸葛亮的能力面前也就已经不是问题了,“如鱼得水”这就是当时刘备形容他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
刘备在急缺人才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不世出的天才,他当然非常关注了,然后一谈又发现其人名不虚传,那么刘备只要不傻都知道怎么做。
【诸葛亮选择刘备】
诸葛亮在没有出仕之前,他的选择看起来不少,北方是当时最强的诸侯曹操,东边是孙权,荆州有刘表,西边有刘璋,其他的中小诸侯更是不计其数,但实际上在这其中符合诸葛亮心意的却基本没有。
首先是曹操,作为当时的明主,曹操绝对算得上知人善用的,但当时曹操太强了。曹操历史上的虚弱期只有刚刚发展起来的那几年,而挟天子而令诸侯,迁都许昌后曹操就已经是一个大诸侯了,那时投靠他的人才已经一箩筐,建安十二年(207)曹操连袁氏都已经消灭,北方四州都平定了,人才、地盘曹操基本已经都不缺了,而诸葛亮也没有北方的关系网,他去投靠曹操很难得到重用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