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章 大司马的魔咒?-《汉末三国志》
第(2/3)页
【曹氏凋零】
在曹休、曹真以及曹洪死后,曹氏老一辈和新一辈的扛鼎人物以及基本逝去,曹氏亲族之中开始无人可用。
曹氏亲族老一辈以夏侯惇、夏侯渊、曹仁以及曹洪为代表人物。夏侯惇在曹丕上台之后不久就已经去世,夏侯渊在汉中之战中战死,曹仁死于曹丕三路大军南伐之后,曹洪虽然走的晚,但因为他和曹丕有矛盾,所以曹丕上台之后,其实曹洪的政治前途就已经结束了。至于原来虎豹骑的首领曹纯则死的太早了。
曹氏亲族新一辈则以曹休、曹真和夏侯尚为代表人物,其中曹真和夏侯尚都和文帝曹丕关系莫逆。不过夏侯尚因为小妾被曹丕所杀不久忧郁病逝,曹休死于石亭之战后,曹真也在发动大规模伐蜀后病逝。
除了这些人之外,曹魏亲族之中基本就没有什么人物了。当然了,姓曹,姓夏侯的不少,但其中已经没有人能拿的出手。
在曹操时期,因为曹魏大多数重要的军事行动都是由他亲自领兵,所以“亲族压制”现象看起来并不明显。到了曹丕时代,曹丕虽然还到前线,却基本上不上战场,所以这个时候亲族压制就很明显了,像三路伐吴时,带头的都是姓曹,曹休担任东线统帅,曹仁管中线,曹真在南线,这三个人也正好就是曹魏的三位大司马。
曹丕时期,陈群和司马懿虽然也是大将军(泛指),但实际上二人根本就没有领兵作战的经历,基本上只是挂个名而已,为什么,因为他们不姓夏侯不姓曹。
等到了曹睿时期,亲族压制的依然是存在的,像曹睿的两任大司马就分别是曹休和曹真,司马懿后来熬死了诸葛亮也只是担任了太尉,和大司马无缘。不过到了曹睿时期,曹氏核心将领已经不多了,基本上只有曹休和曹真还在位,这样一来,外姓将领们机会就多了,像司马懿也就趁机得以出头,否则司马懿还得慢慢熬。
后来曹休、曹真都死了,曹氏无人可用,看起来亲族压制现象就不明显了。然而这种情况实质上仍然没有结束,曹睿在死前,就先准备让五名宗族辅政,后强行提拔曹爽和司马懿打擂台,这也最终导致了曹魏的灭亡。
【汉末的大司马们】
历史上除了三国曹魏的大司马之外,汉末的那些大司马情况实际上都不是很好(相对而言吴蜀的大司马情况还好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