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 还原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汉末三国志》


    第(2/3)页

    【还原作战】

    通过相关资料的整合,我们已经可以大概还原这次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交锋。

    开始于建兴九年(231)春天,诸葛亮再次进行北伐,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又招揽鲜卑人轲比能,轲比能起兵到石城响应蜀军。因曹魏大将曹真病重,曹睿改派司马懿为统帅屯于长安,领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人抵抗。

    得知司马懿出兵后,诸葛亮分兵一方面继续攻打祁山,一面亲自带兵去上邽企图夺粮,司马懿为了保住上邽的粮草,主动出击,并且还得到了曹睿的后续支援,最终只是大体保住上邽的麦地,诸葛亮粮草补给开始不足,而曹魏军粮也出现了一点问题,但在郭淮的帮助下最终解决。

    诸葛亮退回卤城,司马懿亦追击到此,双方在这一带展开了一次交锋,最终以诸葛亮取胜而告终,但司马懿损失也有限。因为李严未能及时带来补给,又传令让诸葛亮退兵,诸葛亮最终选择回军,而且应该未能攻克祁山。

    之后司马懿派张郃追击诸葛亮,张郃中伏战死。

    【事后】

    随着诸葛亮的退兵,蜀魏第五次交锋落下帷幕,虽然司马懿在和诸葛亮的交锋中吃了一个小亏,但总体而言击退了蜀军,所以在同年的七月曹睿对抵抗蜀军有功者分别封爵晋位加以褒奖。

    蜀军退军后,司马懿的军师杜袭、督军薛悌都预计诸葛亮第二年麦熟时还会入侵,建议趁冬天调运粮草,解决陇右粮少问题。司马懿却认为:“诸葛亮两次出祁山,一次攻陈仓,都受挫而返。即使以后他还会出兵,将不再攻城,而是寻求野战,地点必在陇东,而不会在西边。诸葛亮常以粮少为恨,回去后必然广积粮草,我估计不经过三年,他是不会出兵的。”

    于是司马懿向魏天子曹睿上表,迁徙冀州农民到上邽种田,在京兆、天水、南安兴办官营冶铁业,积极备战。青龙元年(233),魏国成功开凿成国渠,筑临晋陂,灌田数千顷,大大充实了国家仓库。

    而在蜀汉方面,这次作战失利后,李严诬陷诸葛亮,诸葛亮也终于下定决心清算李严,在确凿的证据下,李严被贬为庶民,就此从历史舞台上退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