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 甘露之变-《汉末三国志》


    第(1/3)页

    相比无能的曹芳而言,曹髦作为魏国皇帝就积极多了,他上台曾经一度企图利用司马师去世的机会夺权,之后更是在绝望之下发动甘露政变,可惜失败被杀。

    【少帝曹髦】

    曹髦是魏文帝曹丕的孙子,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于正始二年(241)冬季出生,要比曹芳小了快十岁。正元元年(254),司马师废掉曹芳,在郭太后的建议下改立尚且年幼的曹髦为帝。

    曹髦年龄虽然小,但表现的却非常沉稳,他在到达京都洛阳北郊邙山的玄武馆后,群臣奏请他住在前殿,曹髦回答说前殿乃先帝寝殿,不敢越礼,于是暂住在西厢房中。群臣又奏请以天子之礼迎他入京,他仍不同意。

    曹髦进入洛阳后,文武百官都到西掖门南拜迎,曹髦见状也赶紧下车答拜百官。司礼官奏说:“按礼仪您为天子,不必答拜臣下。”曹髦回答:“眼下我也是别人的臣子啊!”遂对群臣答拜还礼。行到宫廷的正车门,曹髦也要和群臣一样下车步行。左右皆劝阻:“按惯例您可以一直乘车进去。”他说道:“我被皇太后征召而来,至于安排我做什么现在还说不准呢!”还是下车和群臣一样步行到太极东堂。皇太后在那里会见了他。当天他便在太极前殿正式登基称帝,朝中百官都很高兴。

    曹髦在继位之后就派遣派身边的一批侍从官员到国内各地巡视,代表天子了解各地人情世故,慰问地方官员和百姓,同时调查有无冤案和官员失职的情况。次年(255),司马师去世,曹髦一度打算趁机夺权,不想让司马昭回京,可惜被司马昭识破,无奈之下曹髦让司马昭继承了司马师的地位和权力。

    甘露元年(256)曹髦在太极东堂宴请群臣,并和诸位儒生讨论夏少康与汉高祖刘邦的高下,最终定论以少康为优。后来还在太学和群臣们探讨了很多。历史上少康是夏朝的中兴之主,刘邦则是汉朝的开国君主,曹髦在这里说的不是少康和刘邦,而是他自己和司马昭啊!

    甘露三年(258),曹髦更是下诏推行教化政策,推举德高望重的三老、五更给予极高的荣誉,并且最终决定推举王祥为三老,郑小同为五更作为明例。诏令发布后,曹髦亲率有关朝臣,按照古代的习惯举行聘任礼仪。

    而此时,曹髦也就十八岁。钟会曾经私下对司马师评价曹髦说到:“才同陈思,武类太祖。”

    【发动政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