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章 魏国的大臣们(上)-《汉末三国志》
第(2/3)页
历史上孔融有难,王修第一个支援,后袁谭不听其劝谏执意和兄弟袁尚开战,曹操来袭后,王修日夜兼程来支援袁谭,最终还是来晚一步,他的忠心为曹操所认可,后来对肉刑持反对意见,严才反叛时,王修带人支援曹操,最终病逝。
【邴原】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人。东汉末名士、大臣。他年少家贫、早孤。初为北海相孔融所举。后渡海到了辽东,帮助刘政脱困。曹操为司空时,任邴原为东阁祭酒。曹操曾经准备让自己爱子曹冲和邴原的女儿合葬,被其拒绝。
建安十五年(210),邴原担任丞相征事,经常陪伴在曹丕左右,后又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随曹操征吴,于途中去世。
【毛玠】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年少时为县吏,以清廉公正著称。因战乱而打算到荆州避乱,但中途知道刘表政令不严明,因而改往鲁阳。后来投靠曹操,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的战略规划,得到曹操的欣赏。
后来毛玠与崔琰主持选举,所举用的都是清廉正直之士。而毛玠也很廉洁,因而激起天下廉洁之风,即使尊贵得宠的大臣,衣着车辆都不敢太奢华。毛玠和崔琰一改朝中风气,令曹操大为赞赏,曹丕也亲自去拜访他。
建安十八年(213),曹操封魏公,毛玠改任尚书仆射,再典选举。又密谏曹操应该立嫡长子曹丕为魏国太子。建安二十一年(216),崔琰被杀,毛玠因而十分不快。后来有人诬告毛玠,曹操大怒,将毛玠收于狱中。及后在桓阶、和洽营救下,只被免职,不久逝世于家中。曹操在他死后赐他棺材和钱帛。
【徐奕】
徐奕,字季才,东莞人,东汉末年官吏。徐奕为人忠直,效命于曹操,被丁仪所记恨,被认为是曹操的诸葛丰。历任丞相长史、雍州刺史、魏郡太守、尚书、尚书令、中尉、谏议大夫等,建安二十四年(219)去世。
【刘馥】
刘馥,字元颖,沛国相县人。东汉末年名守。在汉末避难于淮南,说服袁术将戚寄和秦翊率部投奔曹操,曹操大悦,使司徒辟其为掾属。
后扬州刺史严象被攻杀,刘馥受任扬州刺史,单马前往建造州治合肥,又安抚地方武装与百姓,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并修城垒以加强城池的守备,颇有功绩,深受百姓爱戴。建安十三年(208年),刘馥逝世。之后,孙权大举来袭,因为刘馥生前的准备,未能攻克合肥。
【凉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