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 魏国的大臣们(中)-《汉末三国志》
第(2/3)页
张既,字德容,冯翊高陵人。举茂才,除新丰令,治绩为三辅第一。
河东之战时,张既授命劝说马腾与钟繇合击击高干、郭援,大破之。又和马腾击张晟等,斩卫固、张琰。召马腾于关中,定关西叛。为京兆尹抚民兴政。后来与夏侯渊平宋建,定临洮、狄道,安郡民,徙氐以利趋,拔汉中守。从征张鲁,建议曹操迁徙汉中的百姓以充实长安三辅。又协助曹洪在下辩打败吴兰。
魏初,为尚书,出为雍州刺史。诸胡叛乱,张既运筹帷幄,渔翁得利定凉州,兵行神速平胡乱。迁凉州刺史,封西乡侯。在任期间,降苏衡、邻戴众,修工事,抚民、诛西平麹光。张既一生政惠著闻,辟杨阜、胡遵等士,皆有名位,黄初四年(233)薨。
【温恢】
温恢,字曼基,太原祁县人。他察举孝廉科入第,担任廪丘县长,再历任鄢陵、广川县令,以及彭城、鲁国相,每次司职的表现,都相当出色,备受各方欣赏。后来温恢出任丞相主簿,在曹操身边为官,深受重用。后任扬州刺史,多次抵御孙权。
黄初元年(220),曹丕称帝后,任命温恢为侍中,接着外调任职魏郡太守。数年后又调迁凉州刺史,并担任护羌校尉。可是温恢在赴任途中病逝,享年四十五岁。
【贾逵】
贾逵,字梁道,本名衢,河东襄陵人。他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是曹魏政权中具有政治、军事才干的人物,终其一生为曹魏的统一事业作出贡献。
在河东任职时,坚守绛邑,不降郭援,后又抵御张琰;担任豫州刺史期间,曾建起了一条二百余里的运河,称为“贾侯渠”,便利民生;曹**后,曹彰企图谋夺玺绶,也被贾逵严正的拒绝了;曹休和贾逵不和,曹丕曾经一度想授予贾逵符节,曹休从中作梗,石亭之战中,曹休惨败,却是贾逵率军救出曹休。太和二年(228)贾逵去世,谥曰肃侯。
他的儿子贾充后来帮助助司马家族曹魏,日后成晋朝的开国元勋、权臣。在晋官至司空、太尉。
【苏则】
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少以学问品行闻名于世,起家为酒泉太守,后又转安定、武都,所在皆有威名。曹操征张鲁,使苏则为军导。张鲁降,徙为金城太守,政绩卓越,并多次参与镇压凉州军阀叛乱。后征为侍中,不惧权势,怒斥董昭,敢于直谏,曹丕深惮之。黄初四年(223),左迁东平相。未至,在途中去世,谥曰刚侯。
【杜畿】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他是西汉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后代。历官郡功曹、守郑县令,善于断案。荀彧将他举荐给曹操,曹操任命他为司空司直,调任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太守,半路上改任河东太守,在这里做了十六年的太守,劳苦功高。
曹丕受禅登基后,封杜畿为丰乐亭侯。官至尚书仆射。后在陶河试航时遇上大风沉没,杜畿淹死,死时六十二岁,曹丕为之涕泣,追赠其为太仆,谥戴侯。
【吕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