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章 孙权七子-《汉末三国志》
第(2/3)页
【章安侯孙奋】
孙奋(???-270),字子扬(一说作子阳),吴大帝孙权第五子,母仲姬,其妻袁氏为袁术孙女。孙权在去世之前,以孙奋为齐王,居武昌,历史上武昌曾经是孙吴的第一个首都,早年还是太子居住之地,所以孙奋对于皇位也越加有窥视之意。后来诸葛恪准备将孙奋转迁到豫章郡,遭到孙奋拒绝,但在诸葛恪的强势要求下,孙奋最终答应了,
建兴二年(253),诸葛恪遭武卫将军孙峻诛杀,孙奋到下游住在芜湖,企图到建业观察事态变化。傅相谢慈等人劝谏孙奋,孙奋却杀死谢慈等人。孙奋因此获罪废为平民,流放到章安县。太平三年(258),已经亲政的孙亮下诏,复封孙奋为章安侯。经过这些事情之后,孙奋应该对于皇位的心思也淡了,此后就没有什么关于他不规的记载了,然而倒霉的时候躺着都能中枪。
建衡二年(270),孙奋的侄子吴末帝孙皓的左夫人王氏去世。孙皓悲伤思念过度,朝朝对着灵柩哭泣,一连数月不出门,于是民间有人传言孙皓已死,并谣传孙奋与上虞侯孙奉必有一人会成为皇帝。孙奋母亲仲姬的坟墓在豫章,豫章太守张俊猜测此事或许为真,于是前往扫祭坟茔。孙皓听说此事后,将张俊车裂并夷灭三族,将孙奋和他的五个儿子全部诛死,取消他的封爵。孙策之孙上虞侯孙奉也未能逃过一劫。
【景皇帝孙休】
孙休(235—264),字子烈,吴国的第三位皇帝,吴大帝孙权第六子,西元258至264年在位。
相对孙权其他几个儿子来说,孙休在继位之前闹腾的最少了,只是当年诸葛恪将孙休迁往丹阳郡后,太守李衡多次借故侵扰孙休,孙休上奏书请求迁往他郡,于是下诏迁至会稽,孙休本人都没有什么抱怨。
孙休继位之前,曾经梦见自己乘龙上天,回头看不到龙尾,醒后颇为惊奇。孙綝废掉孙亮之后,在典军施正的提议下以孙休为帝,孙休称帝后很快就在张布等人的帮助下铲除了孙綝,他拨乱反正,重新恢复的孙吴的安宁和稳定,可惜的是在掌权后期将将大权交给了濮阳兴和张布,在蜀汉灭亡后不久去世。
历史上孙休为了不给百姓们添麻烦,方便世人,让百姓不易因犯讳而产生罪责,而用冷僻字给自己的四个儿子起名字和字号,可惜的是在他死后大臣们另立了年长的孙皓为帝,孙皓上台后杀掉了孙休年长的两个儿子,皇位就此旁落他人之手。
【吴废帝孙亮】
孙亮(243-260),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西元252-258年在位。母潘皇后,他是孙权最小的儿子(七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