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第385章 ,赝品捐-《顾先生请原谅》


    第(3/3)页

    有人闲的,当然不是一回事,弄虚作假的多了,但作到这程度,简直恶心。

    有人直指,上次弄个假的,这次再弄个假的,老刘擅长玩这个。

    老刘三亿拍下的枯木,为何不捐出来?

    但是,竹石也真伪难辨,不少学者认为是赝品。

    所以,这个真真假假,才有研究的兴趣。人不也如此?几个能一眼看出忠歼?

    老刘的忠歼不难辨,就算各方吹,他也是个老流氓,就算狠心将枯木拿出来,又如何?

    再说奇怪的。老刘收藏字画,为何弄不清卉图?

    无非几种:有钱的管砸钱、那是真不懂,字画是被炒作起来的;假的,就是来糊弄,不是有跟着吹捧?有钱能使鬼推磨,能指鹿为马,能颠倒黑白。

    也可能他被某个坑了。这是老刘的事。

    大家认真的研究过卉图,越研究越假,和研山铭不一样。

    或许有人看出研山铭假的,不好说,说了,不好认。

    老刘的情形不同。或者脸没那么大。

    不少人搞笑,这是要作死拦都拦不住。

    没人去针对他,反而一群盯着景元姗还不放。

    轮蹲的十件运到,不少人喊着景元姗捐出去。

    也有道貌岸然的说景元姗不善于保管。这书法作品,纸千年绢八百,放坏了不是一个人的损失。

    但纸千年绢八百,也许是谬论。

    《快雪时晴帖》到现在多少年了?

    更有意思的是,此帖北宋时即被认为是王羲之墨迹,元代赵孟頫等鉴藏家也认为此帖良是千余年异物。但现在学术界大多则认为,此帖是唐代精摹本。

    《兰亭集序》(也叫《兰亭序》、《禊帖》等)更是无数人临摹。

    褚遂良有临摹。

    虞世南有临摹。

    冯承素有临摹。

    欧阳修有临摹。

    唐伯虎有临摹。

    皇帝赵祯都有,这些是能说的,或许无数人临了说不上的。

    再说十件作品,被博物馆借去临了,没错,博物馆要临一份,留个底。

    景元姗没说捐,但借人看一下没啥。

    老先生高兴,还在上面酱酱酿酿了,冯承素摹的《兰亭序》上面也盖满了戳戳,那特扎势的“太上皇帝之宝”。

    冯承素本来就是书法家,临摹也是二次创作,有其价值。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