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三策司职各其人-《古武少年》
第(2/3)页
“陛下,罪臣愿意将功赎罪,担负起那最难之策的司职,罪臣一定兢兢业业的把国债行之策帮陛下办好,如这次还不能把事情办好,臣定当以死谢恩,还请陛下给罪臣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说完之后的户部钱赢锭还连连磕头,真是一副极其可怜的样子。
“你不说我都忘记了你这个掌管天下财权的户部大臣,既然你已有悔意,那朕就给你一次改过的机会,本来我还想将放行国债之策交与玉儿去弄,既然你当着众臣的面,都立下了jūn令状,我就暂且答应与你,就由你来司职三策之中的国债放行之策。”这皇帝李贽也知道,国债行之法,虽然难做,但要是宣传得当,烟雨庄配合得力,这事还是能行的,之所以满口答应由钱赢锭去做此事,那是因为这钱赢锭身为户部之掌,常与各地的钱庄往来甚密,至少在关系上要比太子李玉熟络的多,再加上这事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烟雨庄的力行,所以也是周全考虑把这事交与了钱赢锭去做。
“那奉guan捐银之事就有吏部的石大人你来处理,正好你也掌管吏部,司职历任地方guan员的荐举、征召、选拔任命,这个在这方面,你多少还是比其他人有经验不是。~”
当听到皇帝李贽下令之后,这吏部的石有山也是赶紧上前叩拜,嘴里说着“微臣遵旨,但保不准能达到陛下预期的目的,但臣下会尽力而为,在收到更多捐银的同时,尽量剔除一些渣滓浑水摸鱼,滥竽充数,到时候,臣会到吏部着专人商讨此事,制定一些在不影响捐银的大前提下,还能为陛下选拔更多的人才。”
“最后剩下这督促溧阳城百guan捐银之事,还是有皇儿继民你来承办,但为了也能让百guan捐赠更多的银两,以充盈国库,虽然在三策之中属于下策,但也是最容易之事,所以,圣旨就不下了,到时如若有了困难,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切记,凡溧阳城所有为guan者都要按照俸禄粟米和银两数,至少要捐出半年的俸禄来,多捐不限,上不封顶。继民,你看如何啊?”
“儿臣遵旨,定当殚精竭力,为父皇办好了这次差事,请父皇放心。”三皇子李继民何尝不知道李玉的心思,说出了三条策略,还把捐银说成是下下之策,就是想让这条路废止,那自己也就不会受到连累,也不用再做这遭人怒怨的棘手之事。可没有想到的是,这季丞相和芑太尉都同意要三策同时开展,自己若不上前迎合,会让父皇以为是逃避责任,不想为国谋利,这不还一下安排了三人各司其责,很有到时候比比看的意味,就连旁人都看出来了,陛下此番作为,就是怕你们比不起来,也乱不起来,只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那么大燊朝的国库才会更加的充盈,这样就更有利于了自己皇权的集中。
“下月初八就是太子的大婚之日,这也是举国上下我朝的幸事,周文道,你筹办大典之事办的如何啊?”李玉很是纳闷,怎么说着说着,就扯到了自己婚配之事上。
听到皇帝李贽的问询,礼部的周文道赶紧的站了出来躬身说道:“太子大典之事,还请陛下放心,一切礼仪程序,鼓瑟笙箫,歌舞艳姬,参与大婚之人名单和邻邦数国通告等事宜,微臣都已事无巨细,准备周全,就等着时日一到,就可以让太子行那入室之礼,而陛下也可利用此机会大赦天下,千喜纳福,万民欢腾啊。”
李玉听这周文道说的一番言语,不像是在答复皇帝问询大典之事筹办的怎样,到是感觉有点杨功颂德自己的一番成就似得,说的摇头晃脑,脸色神采飞扬,好一副惬意之色。
皇帝脸上难得露出了一丝笑容。“周卿做礼仪之事向来都是滴水不漏,完事周全,哪有瑕疵可言,朕心甚慰,还望你能尽心竭力,把太子的大典筹办的红红huohuo,这也许是近日我朝最为喜庆的一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