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叶少缘的话音一落,立刻在百姓里引起了反响,许多百姓也都纷纷喊出了“杀胡虏,报仇雪恨”的口号。 叶少缘看见群情高涨,他的心里会心地笑了。经过这次突发的事件,那些百姓对叶少缘也更加信任了。 叶少缘见目的达到了,心中便嘀咕道:“都说大唐的百姓是愚昧无知的,看来一点也不假。我到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在大唐,总是会有振臂高呼,百姓相随的场面了。看来,大唐的百姓思想都很单纯,要的也很简单,只要满足他们心中的所想,他们就会跟着你走。得民心者,得天下。看来我还要继续收买更多的民心才是,只有这样,我才能够依靠百姓的拥护,结束这个乱世,给他们一个真正的和平的生活。” 叶少缘命令人收拾了一下战场,将死去的两千多人的尸体,都给埋了。 与此同时,叶少缘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一股压力。首先便是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如果连饭都没有得吃了,谁还会跟着他跑? 他一想到这里,便下令士兵去抓鱼、打猎,混合着粮草,开始做饭,也准备在这岸边渡过今天的一夜。 吃过饭后,粮草再次减少,叶少缘看着这将近五万人的大部队,他在想,他该用什么办法去养活他们?打猎、捕鱼、吃野菜、啃树皮,这些都不是长久的办法,他必须想个长久的办法。 叶少缘派出了风鸽和十余名士兵,担当侦察兵,他现在需要彻底地清楚一些事情,如果不清楚这里的地理环境,他就如同瞎子一样。他特地嘱咐了风鸽,务必要彻底地将王璐查清楚。 入夜后,叶少缘来到了伤兵聚集的营地,他看到了几十个奄奄一息的士兵,那些从廉台战场上一路跟随着他渡过肥水的士兵,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硬是坚持到了这里。只是,今夜过后,他们是否还能坚持过去,便是个未知之数了。 没有消毒水,没有消炎药,更没有护理的工具,就连绷带也已经用完了。这些天伤兵所用的绷带,都是反复洗了好几次的绷带,叶少缘对这些伤兵的情况十分的关心,他希望他们撑下去。他们一旦撑下去,便有好转的希望。 李三四的伤恢复的还算够快,腿上的伤口开始愈合了,只要再养一段时间,腿伤就会好了,他也不用一瘸一拐地走路了。 看过伤兵之后,叶少缘有去巡视了一下百姓。老人抱着孩子,妇女抱着婴儿,他们彼此相依,脸上现出了对战乱的麻木。 这个偌大的河堤上,周围的暗处隐藏了许多士兵,那是叶少缘专门安插的暗哨,一旦发现什么情况,便可以立刻通报。 伴随着滔滔的肥水水,一丝淡淡的风,以及天空中的残月,叶少缘和他的部队一夜无事,平安渡过。 一大早,有不少重伤的士兵撑过了,只有极个别的几个伤兵身亡了。叶少缘吩咐人将他们埋了,之后便等着风鸽等人的归来。 过了不多久,风鸽等人就陆续回来了,他们所在的地方是赤水以北,在东汉的时候,这一带是济北国,属于兖州。在后赵石虎统治的时候,济北这里发生了多次屠杀,加上百姓对石虎的恐惧感,迫使他们向南迁徙,所以,这一带早已经荒凉了。 昨天所遇到的那拨王氏的鲜卑骑兵,只是一队小的部队,他们刚好来到肥水边,看到大批难民,便开始抢0劫,杀戮。被叶宝带领的人堵截回去以后,便迅速地撤退了,他们是一支不正规的军队,或者能用强盗两个字来形容。 王璐是这一部族的首领,手下有好十几万的鲜卑勇士,他们占据着赣州,成为这一地区的实际统治者。王璐向南方的晋朝称臣,被晋朝封为镇北将军、齐公,后来自立为齐王,造广固城,驻守在赣州的大地上。 由于这一带已经荒凉,除了风鸽之外,其他的人没有带回一点信息。风鸽昨天被派了出去,若不是机缘巧合下遇到了一个猎户,他也不会知道这么多。 叶少缘大致清楚了这一带,其他的地理他不用风鸽他们打探,他也大致清楚。他知道赤水,现在自己在济北,那只要向南渡过赤水,便是济南了,之后向西南走一点,便可到泰山。他曾经去泰山旅游过,所以,对泰山比较熟悉,理论上说,是对现代的泰山比较熟悉。 “大唐人就是简单,赤水以北叫济北,赤水以南叫济南,同样的道理,河南、河北都是这样叫的。这样叫,倒是简单了许多,对以后的地理也留下了很深的影响。”叶少缘听完风鸽说的一些地理名字后,便不由自主地在心中想到。 叶少缘清楚地记得,他和李国柱、常书辛相约会合在泰山。但是当时他并不知道,在赣州大地上还有王璐这一势力,现在他知道了,为了规避王璐的鲜卑骑兵,他也只能先行躲进泰山,至少泰山的险要,可以帮助他免受鲜卑骑兵的攻击。 叶少缘准备这一路上靠着打猎、啃树皮、吃野菜来充饥,也经受一下长征时的艰苦。于是,在百姓和士兵饱饱地吃完了一顿后,开始了他们的迁徙。 他们将近五万人,马匹也有三千多匹,马车也不少,于是,便用马车拉着伤兵、老人和孩子,其他人则徒步前进。 这一路上,他们像进入了无人区一样,到处可以见到露在野外的白骨。他们在这样的平原上开始狂奔,在没有任何人骚扰的情况下,很快便穿过了无人区,到达了赤水。叶少缘也早做了安排,他用一百辆马车从肥水边拉来了许多小船,渡赤水的时候正好可以用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