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尉迟敬德知道段志玄要说什么,所以不住的朝他递眼色,示意段志玄不要再说下去了。 段志玄却偏偏装作没有看到,说道:“尉迟敬德老将军家中有一位侄子,武艺超群,纵然是我,亲自披甲上阵,一百个回合之内,也难言必胜!” 段志玄擅使长矛,在马上几乎是难逢敌手,能撑过十个回合的武将都少,遑论百合了。段志玄如此评价尉迟宝树,实在是不能在高的褒奖了。 尉迟敬德闻言直拍大腿,一脸的懊悔之色。 唐皇李世民闻言却起了兴致,转过头看着尉迟敬德,用手指了指他,玩笑的说道:“尉迟老将军,你不厚道啊!家中有如此锦绣天才,为何不早介绍给朕,还参加什么武举比试做甚?你这是要断了那些白丁门户,想一跃龙门的门路啊!” 尉迟敬德听到唐皇李世民如此说话,慌忙站起了身,行了一个君臣之礼,说道:“皇上,你别听段志玄的,我的侄子哪有他说的那般厉害。他这次来参加武举,只是来验证一下自己到底有多大本事的,可没想过最后能够技压群雄!” 唐皇李世民笑了笑,连连摆手,示意尉迟敬德坐下,说道:“朕,又没说治你的罪,你这么紧张做甚?” 尉迟敬德坐回了座位,额头隐约有汗珠冒出。其实,尉迟敬德也难怪会怕唐皇李世民以这种方式认识到他的侄子尉迟宝树。 强盛帝国之中,君臣也常有博弈。古人,早就有言,伴君如伴虎。为臣做将,最忌讳功高震主。你前一秒还是国家的功臣,下一秒就可能沦为阶下囚。 一个人年岁越大,想的便越多。尉迟敬德的两个儿子,已经在边境领兵,屡立战功,官阶升的极快。目前,尉迟敬德的两个儿子,已经能够指挥近三十万的亲军。这无论对敌国还是对大唐,都会是一种巨大的威胁。 老一辈的将领中,除了还在亲自领兵的李靖和侯君集之外,都已经自行解了兵权,连带后辈子孙,也没有再掌兵权的了。他们如此做,无非是让唐皇李世民放心,怕有一天皇帝真的会给他们摆一席有去无回的鸿门宴。 而尉迟敬德家的情况却有些微妙,尉迟敬德虽然自行解去了兵权,早就成了一位富贵闲人,但是,他的两个儿子却都是龙精虎猛,兵权在握的大将。如果尉迟敬德的侄子尉迟宝树以这样的方式入了唐皇李世民的法眼,那么,就难免会有人腹诽尉迟敬德在背后支使,心机沉重了。 别人为儿子没有出息而担忧,可是,尉迟敬德却在为子侄太有本事而发愁。这之间真是对比的不能再鲜明了。 尉迟敬德擦了擦汗珠,老谋深算的他自然明了,三人成虎,众口烁金的道理。到时候,纵然是他尉迟敬德问心无愧,恐怕也会是有口难辩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