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海上南征-《大明公务员》


    第(2/3)页

    到时候,瞿家一门,最少不下于江阴侯吴家。

    与此相比,一点点风险,又有什么好怕的。

    何夕说道:“那好。这一件事情,就拜托瞿老将军了。”

    大概的事情安排下去了。只是日本这里想要将一切事情都结束,还有很多繁琐的事情。更有各方面协调的事情,需要何夕着手。

    只是何夕很快发现自己不能在日本在待下去了。

    因为北京传来消息,傅友德大举北进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了。

    这并不在何夕的预料之外。

    不管有没有日本的事情,傅友德都是要北上进攻的。这是去年战事的继续,不管是傅友德本人,还是南京方面都不想停留下去。

    更不要说,算算时间,傅忠之死,大概也传开了。

    固然将不因怒而兴师。以傅友德之能,就是全家死在面前,也不会因此打不合时宜的战事。但是问题是,这一战本来就要打的。傅友德岂能不公私两便,为朝廷平叛,也为自己报杀子之仇吗?

    这一战,只会很快,不会慢。

    更不要说,京营大军滞留日本,河间战线缺乏后援,一旦,傅友德大破叶沈,就能兵临城下,这对傅友德来说,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何夕沉思了很长时间,他做出判断。

    今后北京隆武元年,南京建文元年,在河北地区将有一场决定性的会战。

    而今他在日本已经不合适了。

    即便军队一时间撤不回去。他也要回去了。

    因为他觉得,而今北京需要的不是军队。北京与辽东的铁路依旧修好了。这一段时间,也在拼命的增加火车头。这一条铁路的运输量也在增加。两天之间,将辽东所有军队调度到北京,有一点不大可能。毕竟,这年头的铁路运载量,没有那么大。

    但是这年头的战争节奏本身,就很慢。

    在十天之内,完成辽东与北京之间的兵力调动,就可以将辽东与北京的兵力看做一体。

    辽东数万人马与北京的留守人员,足够作为总预备队来用了。

    只是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信心。

    而何夕本身就代表着北京的主心骨,这个时候他不在北京,估计是稳定不住人心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