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傅友德退让-《大明公务员》


    第(3/3)页

    这一封请罪书到了宫中,朱允炆立即松了一口气。然后派人去与傅友德密谈。同样也是安抚傅友德,还有一些私下需要沟通的事情。

    做这一件事情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丁显。

    丁显作为朱允炆的私人代表,这样的事情自然是义不容辞。

    丁显很快就回来了。

    并带来了傅友德的条件,朱允炆听了之后,感叹一声,说道:「还是老将识大体啊。」

    其实傅友德的罢免,对朱允炆来说,也是很难的。

    对于朱元璋来说,这样的人事任命,只是他一句话而已,但是对朱允炆来说,却是一个很困难的调整。整个调整,固然要让傅友德让渡利益,但是这里面的利益,也不是朱允炆一个人全部吃下的。而是由朱允炆主持分配。从而让其他派系更加团结在朱允炆身边。

    朱允炆想要的不仅仅是傅友德不能一家独大,也不是其他人一家独大。

    故而,想要做到,还是很有难度的。

    傅友德配合,并体面地退下来,是最好的选择了。

    至于,傅友德的那些要求,朱允炆一并保留,还决定给予更多恩典,比如,将傅友德儿子中选出一个,宿卫宫廷,以向天下人昭示,他对傅家的信任云云。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朱允炆必须要徐达出面。

    一方面是,朱允炆即便不懂军事,但是东海上战火再次燃起,直接威胁东南赋税之地,这让朱允炆感到了危机,他迫切需要一个人来解决而今的局面。

    傅友德在前线战败,其实也影响到了朱允炆对傅友德的信任。

    朱允炆不是不能容忍傅友德跋扈,权力过大,但是前提是解决问题。傅友德既不能解决问题,权力上又处于失衡状态,自然要处置了。

    只是傅友德在大明军事将领上,已经算是顶尖水平了,他既然不能做到砍菜切瓜一般速胜。朱允炆就将希望寄托于其他人。

    这个人只能是徐达。

    毕竟徐达在军事上,并不是一个人,而是神。是开国之战留下了的丰碑。

    虽然傅友德说了种种困难,朱允炆说起来的都相信,但是内心之中,依然不能理解。傅友德

    其实已经告诉他,而今南北战争,从速战变成了僵持。数年,乃是数十年不下,都有可能。

    只是朱允炆骨子里依然追求速胜。

    希望赶快平定北京。傅友德做不到,那就选一个能做到的人。

    朱允炆想来想去,也只有徐达了。

    更何况徐达的人品,地位,乃至于寿命,都能更好的做到,平衡朝野关系的作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