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姚广孝的野望-《大明公务员》


    第(2/3)页

    纪纲的目光局限于曹国公李景隆。姚广孝的目光可不仅仅是李景隆。

    是的,李景隆很重要。李文忠在军中的影响力很大。李景隆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军中曹国公一系的代表,也是军中外戚一系的成员,即便而今被打压,在军中也是有相当的影响力的。

    但也仅仅是影响力而已。

    李景隆真的跳反,也不会有什么大影响。

    曹国公一系的力量,对比整个南京朝廷,还是太单薄一些。

    姚广孝想要做的,是通过李景隆这个跳板,将很多对南京朝廷不满的勋贵将领给统合起来。在关键的时候发难。

    姚广孝很明白,即便想办法通过换钞等一系列动作,搞到了大笔的钱,想要将这些钱运回去,也是很难的。甚至也是没有什

    么意义的。

    何夕其实一直在增加货币供给,正因为北京与辽东的生产力发展,这种超发状况,才没有那么明显,还在维持之中,但是市场上到底能流通多少货币,在这个问题上,何夕是很谨慎的。

    从南京搞出来这么多钱。转移到北京,对北京未必是一件好事。

    而且北京经过何夕的种种手段,现在不缺钱,将来姚广孝相信,钱也是能够解决的。

    毕竟,钱只是社会资源的一种标的而已。两者之间,不能完全画等号。

    既然从南京撤出大量资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姚广孝就想另外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金蛋攻势。用这一笔从南京朝廷手中搞到的钱,来收买南京的勋贵们。看書菈

    李景隆其实是一个典型代表。

    其实,就南京勋贵来说,朱雄英与朱允炆当皇帝,区别有多大。

    其实并不大的。让南京勋贵们作为何夕新法的支持者,为何夕披荆斩棘,自然很难的。但是让南京勋贵们,成为旧法保护者,为旧法抛头颅,洒热血,那也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他们更多是权衡利弊而已。

    其实不愿意太得罪北京的勋贵有不少,只是何夕与李景隆有交情而已。

    如果让这些勋贵们吃下一笔天量的资金,他们会在朱允炆面前自安吗?

    而且,事情也是相对的。

    姚广孝是想做一笔大的,但是大明政治结构表明了,有大多的权力吃多大的财富,而且这个时代也没有后世发达的金融手段。也就是说姚广孝告诉李景隆大赚一笔,还不被发现,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姚广孝也不算骗李景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