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隆武勋贵-《大明公务员》


    第(3/3)页

    但是,这个数字想要还清国债,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无他,国家编练军队。一共一百多万军队。总体军费在四千五百万以上。这仅仅是维持费用,如果开战,那要另算的。

    再加上将新法从两京推广到地方,会将地方上隐藏的吏员都清理出来。吏员也都是拿钱的。

    也就说养兵加上养官的开支之后,朝廷赋税最多结余个几百万元,遇见一些问题的话,比如田灾人祸,估计,连结余都没有。

    想要还这二十多亿的国债。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这一点上,所有人都知道。

    更不要说,国债或许可以不还。但是利息一定要支付的。如果再加上利息,朝廷的开支根本吃不消。

    而今的金融思想,还没有先进到从一开始都没有想过还钱的地步。

    这就是大明朝廷最大的困难。

    大家都知道,朝廷手中是一大批抵押品的。那么多厂矿。如果直接卖出去,不敢说将所有的国债都还掉。但是也是能够还掉一部分的。

    但是即便剩下来一点,也不是朝廷能够支撑的。

    何夕这才图穷匕见,宣布了政府改革的总方针,一句话,那就是提高政府收入。对新应天府进行改革,建立起的新的部门,以便征商税。

    建立起南京税务学院。为大明培养税务人才,重新梳理所有税务上的事情,制定新的税务章程。

    并且进行财政改革,为国家理财。将国家所有的赋税进行统一管理,减少浪费与贪污。争取在任内,将国债还清楚。

    这一番简单的话里,隐藏着何夕庞大的野心。

    这本质上,就是将新法从北京推广到全国各地,也是何夕未来数年一心一意想做的事情。

    只是,换了一个说法而已。

    虽然很多人明白,何夕拿国债作为借口。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二十多亿的国债,让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但是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那就是大明朝廷有这么多的国债是不正常的。不健康的。需要尽快还完才好。

    而何夕在解决这一件事情背后的一些私货,这些人未必看不见。但是他们又能怎么样啊?

    何夕大势已成。

    他们反对也没有什么用处。甚至还会祸及自身。即便反对,朝廷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可言。

    记住是办法,而不是好办法。

    大概能说的就是紧衣节食,想办法将钱给省出来,为朝廷还债。但是二十多亿,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这是一个天文数字,不管怎么省,根本就是省不出来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