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结果拉开架势等着抢菜的村民懵了,每一盆看起来都很满,压根不用担心跟以往似的动作慢了只有清汤寡水。 有人不信里面都是菜,筷子往里一抄,鱼肉中间夹着酸白菜酸萝豆腐粉条,羊肉汤里是白菜萝卜,猪下水里面最丰富,什么菜都有。 各种味道弥漫开来,瞬间就有人被馋的吸溜口水,忍不住说:“支书不愧是支书,就是大气!” 张支书在院里盯着他老娘,外面就交给四队长,四队长顺便发馒头。 原本这种活应该交给小年轻,但他怕有人抢。听到这话与有荣焉地问:“让你们自带馒头不亏吧?”说着递给他一个馒头。 那人摇头:“还吃啥馒头。这些菜够了。” 四队长瞧着有孩子眼巴巴往这边看,“不把孩子叫来一块吃?” 那人愣了愣神,一时没反应过来。 由于来富和来贵两兄弟没带孩子,他们又送的东西多,其他人拿的东西少,就没敢让孩子过来,以至于外面六桌没一个孩子。 四队长此话一出,率先反应过来的人试探着问:“广进叔看了不会不高兴吧?” “你们别嘴一抹说没吃饱就行。” 那人连忙摇头,接过馒头就朝自家孩子招手。 有的桌上已经开吃了,看到有人当着四队长的面敢叫孩子,立即停下来让孩子回家拿勺拿筷子。 孩子们的口水快流尽了,家长们终于松口,还要什么筷子勺子,直接跑过来把家长挤到一旁。 方剑平出来向大伙儿道谢,谢谢他们来参加瞳瞳的满月宴。结果就被热热闹闹熙熙攘攘的场面惊得立在门口。 看到四队长拿着空空的馍筐过来,就忍不住问:“这,怎么这么多人?” 四队长先前在人群中没感觉,走出来这样一看也吓得不轻。原本一桌十五六个人,现在所有人站起来都挤不下,至少有三十口。 “还不是怕你岳父嫌他们不懂事,拿两个馒头带四个孩子过来。之前没敢让孩子来。刚刚菜上齐,我瞧着孩子眼巴巴的看着挺可怜,让他们把孩子叫上。结果就这样了。” 方剑平松了一口气:“我还以为你一桌安排这么多人。那我不用过去说两句了?” 四队长:“村里没那么多规矩。对了,院里那四桌够你们自家人坐吧?” 当然坐不下。 王秋香、谢兰还有一枝花他们就让其他人先吃,他们给大伙儿拿菜端盘子,反正张支书还有留,他们回头再吃。 方剑平算一下人数,“还得一桌。我叔说等他们吃好了再开两桌咱们吃。” 四队长放心了,“那你叔留的两桶汤和菜咱们也吃不完?” 方剑平懂了:“我去跟他说说。” 家家户户都不富裕,孩子一个比一个瘦,这些张支书都看在眼里。一听方剑平说,来了很多孩子,恨不得上手抓。他就把留的鱼和羊肉分别倒出来半桶,然后各加两瓢水,烧开了又放一些菜,煮熟了捞出来让老九、老五端出去,一队长和四队拿着勺子给各桌加菜。 廖桂枝一看忙问:“吃完了还能加?老九,别走,给我加点。” 老九装没听见。 高氏忍不住喊:“张老九!” 小芳出来:“嚷嚷啥呢?不想吃都给我滚!” 高氏习惯性拿起她的小拐杖。 小芳不知道出什么事了,可她了解张老九,给他个胆子都不敢主动招惹高氏。瞧见墙边的铁锨,抡起来朝高氏走去。 张老二吓得一下站起来,慌忙解释:“小芳,小芳,没事,你奶奶跟你九叔闹着玩呢。” “吃好了没?”小芳放下铁锹。 张老二的心回到肚子里,“还,还没有。” “没有就快吃!”她也不走了,握着铁锨盯着张老二一家。 张老二和廖桂枝如坐针毡。可是俩人也不想走。主要是这汤好喝,比自家过年做的还够味。 也就小芳听不见他们心里话,否则不介意告诉他们,他们过年一斤肉一锅水,今天是一二十斤肉一锅水,煮出来的汤不好喝才怪。 硬着头皮吃完,俩人还是不想走,因为张支书刚刚往锅里倒菜的时候他们看到了,还有半桶鱼汤和半桶羊肉汤。 没吃饭的顶多两桌,那么多东西他们哪能吃完啊。 吃不完是不是可以给他们一些? 小芳不知道他们空着手来还有脸惦记东西,瞧着吃的比刷的还干净,扛起铁锨,“还不走?” 张老二试探着说:“没吃饱。再给我个馒头?” “你拿馒头来了没?” 张老二指着院里的案板:“那里不就有。” 小芳:“那是人家拿的,五婶她们还没吃,给你她们吃什么?我娘挨家挨户通知你们今儿自带馒头,我家没蒸,你耳朵塞驴毛了?” “扑哧!” 四奶奶笑喷。 张老二脸色涨红:“我,我可是你亲叔叔!” “那就是好说没用非逼着我动手是不?”小芳看向高氏。 高氏还惦记着她的大宝,觉得不能跟她再闹僵。傻小芳不傻了,可不好糊弄,“走走走,没吃过她的馒头!” 廖桂枝忍不住喊:“娘!”朝盛菜的桶看去,你老忘了吗? 高氏当然没忘,来之前得知张支书杀了一只羊,还想让张支书给她留两斤羊肉拿回去慢慢吃呢。 只是她端着架子等张支书来请,张支书像是忘了她那号人。她闻到香味不敢搁家作,结果到门口险些没挤进来。 再然后看到漂漂亮亮的瞳瞳把这事忘了。 赶她再想起来,已经开饭了。 小芳不在,高氏敢理直气壮地命令大儿子和儿媳妇。 可是她现在在啊。 高氏不甘心地扯一把廖桂枝,小声骂:“没眼色的东西。要吃不要命?!” 廖桂枝一见老婆婆都怕,赶紧跟上张老二。 一直守在菜桶旁边的王秋香松了一口气:“可算走了!” 小芳:“真不知道你们怕她干啥。要不是那些公安说杀人犯法,我早一铁锨拍死她了。” 张支书忙说:“大好的日子什么死不死的。”知道闺女先前在屋里呆着,是怕高氏突然进去招惹瞳瞳。现在人走了,张支书就叫方剑平,“外面应该吃的差不多了,带小芳出去送送他们。” 方剑平带着小芳到门口,又忍不住停下,他如果没看错,桌上的人更多了。 先前是都在吃,这会儿是大人在外圈,看着里面的孩子吃。 方剑平看向小芳,小声问:“要不要再等会儿?” 小芳心里不是滋味。 她以前小时候爸妈带她去大饭店吃酒席,她都懒得去。这些孩子却恨不得连盆吃进肚子里。 忽然之间,小芳不想以后留在首都过她的小日子,她想回来。 不过不是继续当小农民。 这个时候的农民太辛苦太辛苦了。 她希望工作之余利用所学让他们过好一些。不说人人都住上二层小楼,至少能吃饱,不用因为一点肉汤去争去抢。 小芳小声说:“我爹说,都是穷闹的。方剑平,你说大学有没有让所有人都赚钱,能吃上肉的专业?” “哪有那么好的专业啊。”方剑平看到他的学生们吃的小脸红扑扑的,很满足的模样,顿时忍不住说:“要是有我第一个学。” 小芳故意问:“你不学老李跟你说的水利工程啦?” “修大坝也能造福一方,只是学那个也需要点天赋。我要是不能当工程师,那就只能坐办公室,每天写写材料。那种工作比当老师还枯燥。真有你说的那种专业,我宁愿学那个。” 小芳看向端起盆喝汤的小孩:“因为他们啊?” 方剑平点头。 小芳明知故问:“那你不是还得回来?上了大学还回来,你爸妈能气死。” 方剑平:“这么点事就气死,就算我不气他们,早晚也是被别人气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