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简璐翘起嘴角,凑近她,轻声回答,“我瞎编的。” 大家质量都差不多,甚至国外现在的珍珠培育技术更先进,那自家的珍珠就需要额外包装。 对于外国人来说,带上了东方神秘色彩的玄幻唯美爱情故事就很有吸引力了。 Mary女士就是很好的证明。 “到时候,你回去亲自盯着挑珍珠,这是我们打响头炮的关键时刻,质量可千万别出岔子。” “行行行,你放心!我一定盯好。”蔡秀娟还没卖过要去做项链的珍珠,之前都是药用磨成粉,这两者在外观上的要求肯定不一样。 宋清河和何军听到,这小场子一会儿功夫签了二十万的订单,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刚想凑过去就被蔡秀娟瞪了一眼,给瞪走了。 签了笔订单,简璐后续还要和人核对合同细节,就先拿着纸笔开始罗列到时候合同的注意事项,外国人精明,不能吃了暗亏。 正写写画画着,突然有几个陌生人走过来。 “同志,你英文好好啊。”蒋志明刚和几个同事在不远处看了会儿热闹,见到珍珠展台的女同志和两个外国人对答如流,不禁啧啧称奇。 等人走得差不多了才过来。 “同志,你们是?” “我们也是参加这次展销会的,D市红旗风扇厂的。” 简璐听到D市,条件反射般看过去,邱翠萍就是D市人,她最近念叨多了,对这个地名有些敏感,不过这里是Z市,没必要大惊小怪。 她还没回话,就见这位热情开朗的男同志开始自我介绍起来。 “我叫蒋志明,这是我同事牛丽丽和邱翠萍,我们想找你帮个忙,能不能帮我们看看风扇的英文说明书啊?” 简璐听蒋志明把话完,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大概是一两秒后,她猛地站直身体,向他旁边的两个女同志看去。 一个年轻女同志,看起来估摸就二十出头,很嫩生,不像是下乡当过几年知青的,她旁边还有一个女同志静静站着,模样温柔随和,只是眼神带着些饱经沧桑的平和感。 简璐看她一眼,便在心里确定了,这人就是邱翠萍。 “你是邱翠萍同志?” 邱翠萍原本是跟着蒋志明她们过来寻求帮助,前头三人看了会儿简璐和两个外国人对话,英语流利,发音更是没得挑,她又回想起自己学习的日子,当初听说高考恢复,自己也努力复习,只可惜... 听说人是大学生,邱翠萍更加羡慕。 “是的,你好。” “这三个字是哪三个字,你能写给我看看吗?” 邱翠萍一头雾水,可也照办。 邱翠萍不知道这位女同志为什么单独问自己,便重复一遍蒋志明说的话。 简璐没回答她们帮忙的事情,又问,“你老家是哪里的?下乡当过知青吗?” 邱翠萍更加糊涂,这人怎么突然问这些,不过这位女同志长得漂亮,眼神里又是满满的善意,她也坦诚相告,“我老家是A市的,我是在D市当的知青。” 简璐点点头,最后问她一句,“你参加过77年的高考吗?” 提到77年的高考,这是邱翠萍内心深处最大的伤痛,眼中闪过一丝惊慌,这是被人提及伤疤的无助,不过她依然轻言细语,“是的,不过我没考好,没能上大学。” “那你当时填的志愿是哪所大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