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洛染点点头,道:“皇上如今虽然好了许多,可身子骨彻底垮了,有时候上朝上到一半,就得宣太医了。” 沈聿知看了外面一眼,低喃:“是啊,又要变天了。” 宣元十七年十一月初一,皇上下诏退位,禅位于皇太子陆今安,年号丰正。 洛染入主凤栖宫。 太上皇搬到行宫休养身体。 丰正元年,新皇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对宣元十七年的叛乱进行清算。 在逃的陆怀州贬为庶民,一旦捉住,终身监禁。 柳家因为柳贵妃暗害皇上,九族内全部斩首示众,但因柳子墨救皇后和公主有功,除却康乐侯等直接参与逼宫的被处死之外,其他人流放,终身不得入朝为官。 朝中大臣更是大换血,从前先太子和三皇子一脉彻底清除。 丰正元年年后第一次上朝,傅今安坐在龙椅上,扫了一眼下面的群臣,内侍李成济高呼:“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话音未落,就见仍为兵部尚书的谢航出列,道:“启禀皇上,臣有事起奏。” 李成济愣了一下,他是李宝林的干儿子。太上皇搬去行宫后,李宝林自然也跟着去了。 李成济从小跟在李宝林身后,干爹英明,就算先太子在世时,干爹也对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大人恭敬有加。 还记得他当时问过:“干爹,您放着太子爷不巴结,巴结一个臣子有什么用?” 李宝林却斜了他一眼,拍着他的肩膀道:“成济啊,记住干爹的话,以后对指挥使大人客气点,能不能出人头地,就看你的造化了。” 从那时起,李成济就跟着干爹,只要不是违背皇上的意思,他能给这位指挥使大人行的方便绝不含糊。 于是,他看着这位指挥使大人一路从宣王成为太子,到如今的九五之尊。 干爹说的没错,他出人头地的时候到了,新皇一登基,就封他为大内第一总管。 此时李成济看着出列的谢航,心中忍不住讽刺了一下。 “谢爱卿,有什么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