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抗北齐之战起-《南朝不殆录》


    第(3/3)页

    侯安都授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徐州诸军事、仁威将军、南徐州刺史,镇守建康。

    另派仁威将军杜棱为侯安都副手,散骑侍郎司马申任侯安都军府的从事中郎

    侯安都凭借攻袭王僧辩的敢决之功,终于得封显职,委以重任。

    ……

    后方事务安排停当,陈霸先率军出征,三日至义兴。

    仅两日,攻取水栅。

    再一日,陈霸先遣韦载族弟韦翙持书信,说明翦除王僧辩实为本朝不至于沦为北朝傀儡,并奉至尊敕书,令韦载解散军队放弃抵抗。

    韦载奉敕,率部归降。

    义兴既平,陈霸先遣宁远将军裴忌助部将黄他,攻吴郡太守王僧智。

    裴忌轻行倍道,二昼夜行三百里,自钱塘夜至吴郡,鼓噪攻城。

    王僧智白日里出西昌门,与将军黄他对战。夜间方才歇下,又闻敌军夜袭,惊恐之下,轻舟逃奔吴兴。

    陈霸先本想一鼓作气,亲自讨伐杜龛,谁知留守的侯安都一封书信送到,只得派遣周文育前往救援陈蒨,自己则是收兵返回建康。

    此时杜泰的五千人马围攻长城三旬不克。沈恪已募集二千兵士,出县翦除杜龛党羽。

    见周文育率军来援长城,战力不在自己之下,杜泰撤兵遁走。

    陈蒨解围,与杜文育出郡进兵,沈恪军亦至,合兵近万,屯于郡南,准备反守为攻。

    -----------------

    陈霸先之所以要紧急撤回建康,是因为侯安都遣人日行百里急报:

    徐嗣徽勾结任约,率兵五千趁虚来袭建康,被我军击退。

    然其背后,恐有北齐大军!

    陈霸先阅报,内心咯噔一响。

    徐嗣徽,平叛之战任罗州刺史,从征巴丘,以功升任太子右卫率、监南荆州,改任秦州刺史。

    其弟徐嗣宗、徐嗣産并有武用,从弟徐嗣先为王僧辩之甥,也属于需要清除的一门党羽。

    南豫州刺史任约,被俘起用的叛军大将,为王僧辩故旧,与自己并无交情,倒是和投奔北齐的郭元建等人昔日一同做贼,完全有可能勾结在一起。

    自己优先要平定三吴之地,无力兼顾秦州和南豫州,暂时听之任之。

    如果只是徐嗣徽和任约并不可怕。

    问题是他们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北齐大国,一旦起兵来攻,必是数万,甚至超过十万的大军。

    侯安都守住了第一波的进攻,接下来就该看自己的了。

    这一仗能打赢吗?

    陈霸先收起无益的思绪,下令:”全军卷甲,班师!”

    -----------------

    《地名对照》

    长城:今湖州市长兴县

    武康:今湖州市德清县

    吴兴:今湖州市吴兴区

    义兴:今宜兴市

    安吉:今湖州市安吉县

    原乡:今湖州市长兴县南

    故鄣:今湖州市长兴县西南,安吉县西北

    吴郡:今苏州市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