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 魏国的大臣们(中)-《汉末三国志》
第(1/3)页
在曹丕、曹睿时期魏国还有着邢颙、何夔、司马芝、梁习、张既、温恢、苏则、杜畿、文聘、臧霸、卫觊、刘廙吴质、桓阶、陈矫、徐宣、和洽、杜袭、常林、杨俊、韩暨、杨阜、高堂隆、牵招等比较重要的大臣。
【邢颙】
邢颙,字子昂,河间鄚县人,官至魏国司隶校尉、太常。邢颙曾获东汉举孝廉和被司徒辟命,但都不应命,而且改易姓氏和表字,到右北平郡,跟随田畴在北方游历。建安十年(206),曹操平定冀州,邢颙收拾行装回到故乡,被田畴称赞。
后曹操辟邢颙为冀州从事,及后任广宗县长,因旧将逝世而弃官悼丧。监察部门向曹操报告,但曹操认为他对故人忠实,始终一致,不要问罪。后改任司空掾,再任行唐县令,任内鼓励人民进行农业生产,大行教育。后转任丞相门下督,迁左冯翊,后因病离职。此时,曹操为各儿子选属官,任命邢颙为平原侯曹植的家丞。邢颙与曹植都以礼防备,不作屈挠,于是和曹植合不来。及后邢颙转参丞相军事,转东曹掾。
当日曹操选立继承人时,曹操询问邢颙的意见,邢颙表明支持作为嫡长子的曹丕。曹操立曹丕为继承人后任命他为魏国太子少傅,后迁太子太傅。
黄初元年(220),曹丕登位称帝,邢颙任侍中尚书仆射,赐爵关内侯,后出任司隶校尉,再徙太常。黄初四年(223),邢颙逝世。
【何夔】
何夔,字叔龙,陈郡阳夏县人。何夔避乱河南时被袁术强召为下属,后来逃回家乡投奔曹操,曹操询问其对袁术的看法时,何夔认为袁术无道必然灭亡。
何夔投靠曹操后曾任司空掾属、城父令、长广太守、乐安太守、丞相府东曹掾。魏国建立之后,任尚书仆射。曹丕被立为太子之后,何夔曾任太子少傅、太傅、太仆。曹丕继位之后封何夔为成阳亭侯。何夔死后谥号靖侯。
【司马芝】
司马芝,字子华,生卒年不详,河内温人,他以遵守礼义著名。早先逃难去荆州,曹操平定荆州后被任命为营县长。他能依法办事,不徇私情,善于断案,历任大理正、甘陵等郡太守、大司农、河南尹等。司马芝为人正直,不惧权势,连太皇太后卞氏的说情也不予通融,又能体贴下属,不谋私利,是魏国历任河南尹中最杰出的清正官员。
其子司马岐因为得罪了曹爽的亲信邓飏,称病去职,不久病逝。
【梁习】
梁习,字子虞,陈郡柘人。初为郡主薄,后被曹操任命为县令,因有政绩升任司空西曹令史。高干叛变后,被曹操委任兼任并州刺史,封关内侯,任期内政绩很高。建安十八年(213),并州被并入冀州,梁习因此被拜为议郎,西部都督从事,直属于冀州牧曹操。
魏文帝继位后,梁习复为并州刺史,晋封申门亭侯,其政绩常为天下州郡之最。黄初六年(225)讨伐柯比能,大胜。太和二年(227),出任大司农,太和四年(230)逝世。
【张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