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章 孙权七子-《汉末三国志》
第(1/3)页
历史上孙家人一向早熟,这点孙策、孙权以及孙权的几个儿子基本都是这样。
孙权的长子孙登是孙吴的第一位太子,也非常优秀,可惜死的早,次子孙虑更是在其兄长之前就去世了,三子孙和与四子孙霸争继承者之位,引发二宫之争,结果孙和被废、孙霸被杀,幼子孙亮得以继位,后来被孙綝所废,孙綝又立孙权六字孙休为帝,剩下的一个五子孙奋也不是一个省心的人物,对于皇位也是虎视眈眈。
另外孙权有记载的还有四个女儿,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孙鲁班和孙鲁育姐妹。
【宣太子孙登】
孙登(209-241),字子高,是孙权的长子,生母地位卑微,幼时被徐夫人抚养。孙权封王后,以其为王太子,孙权称帝后,立孙登为皇太子。历史上孙登多次劝谏孙权,对时政多有匡弼。镇守武昌时,处理政务谨慎得体。赤乌四年(241)五月,孙登去世,年仅三十三岁,谥号宣太子。
【建昌侯孙虑】
孙虑(213-232),字子智,孙权的次子,生母不详。孙虑自幼聪慧,多才多艺,曾经被陆逊管教过,深得孙权器重喜爱。黄武七年(22年),封建昌侯。后任镇军大将军,驻守半州。孙虑在半州任职时,遵奉法度,恭侍师友,超过众人对他的期望。嘉禾元年(232),孙虑去世,时年二十岁,孙权为之痛惜。
【文皇帝孙和】
孙和(224年-253),字子孝,孙权第三子,母王夫人。太子孙登去世后被立为太子,不过后来在被鲁王孙霸和全公主诬陷后失势,赤乌十三年(250),孙和的太子之位被废黜,改封南阳王。建兴二年(253),因有传言诸葛恪要迎立孙和为帝,被孙峻赐死。孙和之子孙皓即位后,追谥父孙和为文皇帝,尊母何氏为太后。
【鲁王孙霸】
孙霸(???―250),字子威,孙权第四子,娶大司农刘基之女为妻。孙和被选为太子时,受封为鲁王,不服孙权立孙和为太子,与孙和之间产生继位的问题,孙霸纠集党羽陷害太子及其支持者,导致大批人才受到迫害,史称“两宫之争”。赤乌十三年(250),孙霸被孙权降罪赐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