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章 魏国的大臣们(中二)-《汉末三国志》
第(1/3)页
【吴质】
吴质,字季重,兖州济阴郡人,汉末三国时代著名文学家。官至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起初因文才而被曹丕所喜爱。在魏文帝曹丕被立为太子的过程中,吴质出谋划策,立下大功。与司马懿、陈群、朱铄一起被称做曹丕的“四友”。
然而他为人放荡不羁,怙威肆行,飞扬跋扈,得罪了曹真,卒后被谥为“丑侯”。其子吴应数次上疏申辩称枉,正元年间方改谥为“威侯”。
【桓阶】
桓阶,字伯绪(一说伯序),长沙临湘人。先为郡功曹,太守孙坚举为孝廉,朝廷任命他做尚书郎。孙坚战死,桓阶冒险求见刘表,索回孙坚尸体。后在张羡麾下任职,劝说其背叛刘表,支援曹操,刘表平定叛乱后没有责罚他,反而征召其做官,桓阶没有接受,称病辞官告退。
曹操平定荆州,感念桓阶曾游说长沙太守张羡投曹,任命他当丞相主薄、赵郡太守。曹操封公建国,桓阶任虎贲中郎将、侍中。恒阶一直以来都是支持曹丕,曹丕继位后,桓阶任尚书令、侍中,封高乡亭侯,被曹丕视为寄命之臣。黄初二年(221),桓阶得病,进爵安乐乡侯,改任太常,同年去世,谥号贞侯,后配享太祖庙
【陈矫】
陈矫,字季弼,广陵郡东阳县人。本姓刘氏,因过继与母族而改姓陈。早年避乱江东,后广陵太守陈登请为功曹,孙权来袭后被陈登派出求援。
后曹操辟为丞相掾属,迁任相县令,转任征南长史。又为彭城、乐陵太守,迁任魏郡西部都尉。曹操西征马超,拜丞相长史,转西曹属、尚书。曹**后,认为曹丕应该直接继承曹操的爵位,而不需要曹丕称帝,领吏部事,封高陵亭侯,迁尚书令。
明帝继位后,进爵东乡侯,后转侍中,加光禄大夫,又拜司徒。景初元年(237),陈矫去世,谥贞侯。
【徐宣】
徐宣,字宝坚,广陵海西人。初避难江东,拒绝了孙策的任命还广陵故里,投靠在陈登麾下。海西民反叛,引兵平定,被曹操任为齐郡太守,入为门下督。曹操西征马超,即以宣留统诸军。
曹操去世后,强谏曹丕切不可以故乡谯人替换城守,以免涣散军心,被曹丕委以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迁司隶校尉,转散骑常侍,又迁尚书。曹叡即位后封为津阳亭侯,任左仆射,加侍中光禄大夫。曹叡前往许昌,留徐宣在洛阳总领诸事。曹魏三祖都极信任他,以为托孤寄命的柱石之臣。死后谥曰贞侯。
【和洽】
第(1/3)页